■长期以来,中篇小说创作一直被当作反映湖北省文学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准。2018年,湖北中篇小说创作者在继承和发扬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基础上,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敏锐的写作触角为底色,发表了多篇内容厚实、特色鲜明、风格多样的中篇小说佳作。据不完全统计,20...
■以一个地域名称为文学群体命名,这个习惯是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过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的分庭抗礼。那时所谓的京派与海派主要是就地域性的文学创作特色而已。同一个地域的文化习俗、心理积淀、生活习惯、历史传统、语言表达、审美情趣、人...
■就像我们经常会面对“什么是诗”的疑问,谈骁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自然也会一次又一次地返回这个命题。但是,与其说回应“什么是诗”,倒不如先思考“什么不是诗”,因为关于“诗”的定义实在是盈千累万、灿若繁星。因而,对于“写什么样的诗”这个问题,诗人谈骁...
■很久之后,许多人才知道她的真名,之前她一直隐身在“匪我思存”的网名之后,由一个不知名的网络写手一层层升级为网络人气属重量级的“悲情天后”,网上线下都被一众粉丝所拥趸。成名后的艾晶晶从网络虚拟的世界中显身,开始以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出现在各...
■毛子这几年在诗歌写作上越走越深了,近乎无言。他其实有很多话要说,以诗的形式,但为何愈写愈少?我在他的诗中发现了一种艰难,这和其人相对应,他可以言说街边一道不起眼的风景,也能就天体宇宙深入交流。这是他要考虑的事情吗?他没想那么多,也许那些宏大与渺...
■现代化语境下的农民与农村在文学史上遭遇了一系列的文化审视。启蒙范式下的鲁迅、丁玲、高晓声等人以国民性批判为主旨关照农民的主体人格。审美范式下的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等人则以乡土乌托邦为梦想憧憬农民的理想生活。二十世纪初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看似...
■当代中国的乡村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贫困的,这也是为什么扶贫成了当今农村工作的关键之所在。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某些特殊的时代,特别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季,确实曾有人饿得挖观音土充饥,这在现在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河南作家刘震云曾在《温故一九四二...
■韩永明近期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些作品有《栽秧饭》《除草剂》《春天里来》《桃花丘》《民歌》《乡音志》《无边无岸的高楼》《无神村》。等,这些作品主要描写鄂西乡村的生活。和一般描写乡村生活小说不同的是,...
■韩永明是湖北近年来创作甚丰、引人关注的作家,又是一位出生在六十年代、创作时间长、这几年出人意料地呈井喷之势的写作者。这样的写作者如曹军庆、普玄等在湖北还有不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他们表现出相近创作轨迹、美学旨趣与丰厚的生活积累,...
■新世纪以来,乡村在剧烈转型中的巨大变化是乡土写作的重要主题,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也是乡土作家思考中国问题的重要入口。但是,这种朝向未来的现代化过程常常被视为“自动扶梯的简单运行”,“乡村的一般意象是一个有关过去的意象,而城市的一般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