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769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pchenf
  • 末文
  • 孤树
  • 七点半诗人
  • 宋家园
  • 南山2020
现实层面的对话 2023-11-09 08:48

■杨庆祥本期“新鄂军”是三篇作家专论,分别是蔡家园评韩永明,霍俊明评哨兵,行超评丁东亚。蔡家园的《“两面三刀”与新的可能》从韩永明的早期小说《滑坡》谈起,认为该小说奠定了韩永明的基本写作面貌,并指出其小说的基本结构模式是“社会问题”,属于一种泛现...

浏览全文 阅读(23547)

■袁志坚我最初注意到余笑忠在诗里用到“羞愧”这个词,就被诗人的这种体验震惊了。《祭父词》是一首悲痛的诗,悲痛是无以言表的,所以,余笑忠写道:“我羞于将这些无力的喃喃自语/罗列成诗行”,由悲痛而羞愧,羞愧也是无以言表的。面对父亲的突然死亡,诗人感到...

浏览全文 阅读(23569)

■夏宏1余笑忠的诗,对事物之间的相触、相交十分敏感和自觉;抑或说,我逐渐聚焦于诗人倔强又耐心地在诗作中所呈现的“介入”。他写蚯蚓:“从泥土里被刨出的蚯蚓,它们/从未见过世面的肉身/暴露出来//以其渺小的弹性/顶撞碎石、阳光/和阳光下它自身的影子”...

浏览全文 阅读(23567)

■魏天无同时代诗人中,余笑忠是一位信奉“诗就是诗”的诗人,又是一位坚执“诗不仅仅是诗”的诗人。就前者而言,他笃信“让文本说话吧”,便沉默不语;就后者来说,他从不怀疑“诗即人”,写诗或“成为诗人”是人的一种伦理抉择,尤其在今天这个看似有无数条道路因...

浏览全文 阅读(23598)
悲欣交集的功课 2023-11-09 08:48

■王家新毫无疑问,余笑忠是一位很优秀的诗人,但也是一位很难“把握”的诗人。其难以把握,倒不在于他的诗有多么奇崛、诡异和迷离,恰在于其深挚、温和、训练有素和进退有据。怎样认识这样一位诗人,三位批评者都显示了他们的眼光和角度。袁志坚的《诗人的羞愧》,...

浏览全文 阅读(23600)

■吕兴一在於可训先生的近作《才女夏娲》中,女博士夏娲从蒙昧到觉醒的过程串联起了整个文本,沟通了士林和市井两个生活场域。但是,整部作品却并非囿于对女性命运的讨论或是对高学历女性生活的窥探与猎奇,而是以夏娲跌宕起伏的命运为媒介,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浏览全文 阅读(23610)

■李勇於可训先生是我的老师。给老师的作品写评论,感觉很特别。这就像一趟特殊的旅行,我要走一条完全陌生路,这条路从他1981年发表《残雪飘飘的春夜》开始,到2017年底完成《才女夏娲》为止,断续绵延三十余年。从跟随先生读书时算起,在迄今十多年的时间...

浏览全文 阅读(23657)
於可训小说近作读札 2023-11-09 08:48

■张均一在《〈朝花夕拾〉小引》中,鲁迅写道:“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这自然是以为“唯‘黑暗和虚无’乃为‘实有’”的鲁迅的自嘲。不过在我,的确是长久地以为,“朝花”并不那么容易“夕拾”。因为...

浏览全文 阅读(23661)

■叶立文一近年来,随着文学体制的改革和创作热点的转移,当代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身份界限也开始变得日益模糊。在这当中,不论是马原、格非和毕飞宇等小说家转向文学批评领域,还是李陀、於可训等学者致力于小说创作等等,都能印证一种跨界写作的文学潮流业已形成。...

浏览全文 阅读(23605)

■李遇春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方面,以王蒙倡导“作家学者化”为标志,包括韩少功、张炜、王安忆、马原、残雪、余华、格非、王家新、毕飞宇等在内的诸多实力派作家开始从事文学研究,他们或者写学术专著或者写理论随...

浏览全文 阅读(2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