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62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chaunzi
  • 混沌虚空
  • 李椿
  • 林沐风
  • 骆雪

奚炜轩摘要:世界华文文学大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拥有丰富的声音资源。在叙事策略及技巧上,白先勇一方面以音缀事,借助贯穿文本或具体事件或人物意识流的声音景观,赋予小说叙事以整体性,使个人笔下的“孽海情天”有色亦有声;另一方面,作者赋予小说中的各类声音景...

浏览全文 阅读(32123)

王天然摘要:白先勇小说中常常出现子嗣缺席的现象,女性的无后命运、同性恋者间虚构的父子或母女关系、父辈与子辈间文化上的断裂造成血缘子嗣的异化。探究白先勇小说中的子嗣缺席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子嗣的缺席实际上是白先勇对台湾文化空间的感知,此地无希望...

浏览全文 阅读(32154)
突围 · 反叛 · 融合 2023-11-09 08:48

田莉摘要:《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呈现了突围、反叛、融合的嬗变主题,反映了聂华苓不同时期的创作心境,是深入探索作家精神世界和小说美学的关键锁钥。《失去的金铃子》中,主体通过突围行动找寻身体自由,映射了六十年代初期作家的孤绝...

浏览全文 阅读(32057)
超越梦与尘 2023-11-09 08:48

李卉芳摘要:精神世界(梦想)与世俗世界(尘世)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两大依靠。通过诗歌来把握处于中西文化裂隙中现代美国华裔精神世界的演变,是比较文学常常忽视的重要论题。美国华裔作家梁志英在其诗集《梦尘》中展示了这一生命审美的演变历程:在西方多元化的文化...

浏览全文 阅读(32033)
饮食同化与族裔身份 2023-11-09 08:48

姚红艳摘要:食物是用来定义个体身份、划分个体所属群体的重要标识。主流社会对族裔食物的态度既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揭示了种族的等级秩序;而个人对族裔食物的选择与排斥则反映了他/她对该食物所代表的族裔身份的接纳与拒绝。在美国社会,主流文化通过“...

浏览全文 阅读(32036)

马海洋摘要: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经由庶民生活切入台湾的百年变迁史,表现出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寻觅身份的救赎意念。小说借助地景书写重返逝去的年代,复现清朝、日据以及光复后的地理景观。地景既关联政治律动又隐含时代话语和权力规训,与历史、记忆、族群以及身...

浏览全文 阅读(32054)

摘要:作为自然物候的“管家”,管管充满顽童的奇思,在装疯卖傻、搞笑偷乐、正经佯装的疯长中,制造难得的奇趣;更在动词词汇表里,塞满荒诞的饕餮,“吃”的残酷,藉此揭发社会与人际的贪婪本相;他就在谐谑与嬉戏的混合体中,施展当代诗性的“济公”魅力。也由于...

浏览全文 阅读(32115)

邵海伦摘要:受20世纪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影响,文学青年詹澈踏上了左翼运动道路,并一直以主动姿态介入党外斗争运动。然而因为缺失“在地化”的群众基础,詹澈所实践的文化阵地争夺战屡遭挫败。经过知识分子主体站位的不断调整,詹澈完成“深入群众”左翼传统的...

浏览全文 阅读(32117)

刘秀珍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散文领域的情感书写以年轻世代为主体,逐渐形成一种背离与颠覆传统叙述的创作潮流。散文创作或以冷漠、戏谑的口吻消解亲情、疏离或隐匿真情实感,追求叙述技巧的演练;或是突破传统禁忌书写“家丑”、创伤经验,挑战传统散文的“...

浏览全文 阅读(32057)
编后语 2023-11-09 08:48

蒋述卓不知不觉,《华文文学》又跨过了一年。2021年的12月7到8日,《华文文学》举行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编委会议,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我们一年来的工作,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为我们今后办好这份杂志指明了方向,奠...

浏览全文 阅读(3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