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30 次
音乐列表
艾晓明+柯倩婷+冯芃芃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历史上一百多位获奖者中第十三位女作家。消息公布后,国内许多媒体纷纷开始挖掘素材做文章,其中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地邀请了男性作家或学者来点评门罗及她的作品。门罗的创作以短...
张坚摘要:“同志”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具有浓烈权力特色与政治色彩的重要概念。在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战争小说中,“同志情谊”与政治、国家、阶级、敌我等诸多现代性概念纠葛一起、暧昧不清,体现了塞吉维客所说的“男性同性社会性”。本文通过考察战争语境下的“英...
陈顺妍博士(MabelLee)是悉尼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香港公开大学翻译系名誉教授。由于对近现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学的研究,她成为澳大利亚人文学学院院士。她出版了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高行健《灵山》(2000)、《一个人的圣经》(2002)、《...
摘要:作者根据长期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中英双语创作和翻译活动,以具体实例,深入探讨了文学、文化翻译中的三种活动,即回译、自译和创译,意在抛砖引玉,鼓励跨国双语写作和翻译活动。关键词:回译;自译;创译;多重翻译;二度自译;合作自译中图分类号:I0.0...
孟昭毅+郑宁人摘要:黎萨尔是菲律宾具有中国汉族血统的著名作家,他因临刑前写的“绝命诗”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反抗精神而受到鲁迅的重视。他因此成为自20世纪初就在中国产生影响的亚洲作家,这种影响因为其“绝命诗”的中译问题而和中国的6位作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
张丽凤中国现代文学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较为稳定的汉语叙事传统;比较文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也逐渐获得学科性的独立和全面深入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审视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探讨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前景,2013年11月19...
邓骏捷+陈业东摘要:民国年间,汪兆镛先后12次来澳门,断续居住了13年多,在澳门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多与澳门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有关。本文在全面讨论汪兆镛诗词的分期、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之上,着重阐发居澳作品于其创作生涯中的意义和价值。关...
陈小眉+冯雪峰摘要:本论文聚焦于新中国历史上的三部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和《复兴之路》。通过对这三部作品在各自文本内容、艺术形式、历史语境异同之间的分析,揭示出三部音乐舞蹈史诗剧与中国当代历史、社会、政治之间的微妙联系...
朱立立、刘小新教授合著的《近20年台湾文学创作与文艺思潮》于2012年9月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编,共计36万字。上编以王文兴、郭松菜、李渝、朱天心、朱天文、李永平、李昂、林耀德、张大春、王幼华等重要作家作品为聚焦点,观照近20年台湾...
[马来西亚]李树枝一、狼的足迹2013年7月22日离世的百岁现代主义诗人纪弦(1913~2013),堪称台湾现代诗的开山鼻祖。纪弦对台湾现代诗书写内容与形式、现代诗运动产生重大之影响。纪弦,原名路逾,字少丹,又字越公,生于河北。纪弦于十五岁初试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