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地、海外文章,体现上海的包容性,重点为新视角、新作品、新领域)
文集访问量: 8409 次
音乐列表
叶志良情景诗话剧《红船·追梦》剧照没有激烈冲突的戏剧矛盾,没有脉络连贯的故事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角色,没有一般话剧循规蹈矩的叙事方式,而是充分发挥话剧语言方面的优势,片段呈现,朗读穿插,跨时空对话交流,情景诗话剧《红船·追梦》就是这样独辟蹊径...
朱雪婷刘欣作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云门舞集《稻禾》于2017年10月18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隆重上演,这是《稻禾》的第99场公演。在众多云门的经典作品之中,《稻禾》凭借其接地气的表达完整展现了整地犁田、培育秧苗等稻米的生命进程...
黄宗权《阿依达》是意大利作曲巨匠威尔第的经典之作,在19年后重返上海舞台;又是指挥家许忠自2016年3月担任上海大剧院院长一职以来,第一次执棒本院制作的歌剧。从某种程度上说,《阿依达》的上演可以折射出当前国内歌剧制作,或者说国内对经典歌剧作品诠释...
刘丽剧作家的智慧在于,戏剧创作不只是善/恶、爱/恨、真/假概念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刻画出丰富、复杂的人性与人情,并对社会有着健康的引导,在剧场里震撼观众心灵的同时,也引发观众深入思考,传递社会正能量。因此,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定具备丰富的生命体...
朱恒夫中国话剧要立于世界戏剧之林,除了要具有新锐而正确的能够引领大众的思想之外,还必须具有本民族美学特性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具体地说,就是要学会用中国的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而中国戏曲无疑为中西戏剧的融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
丛密雨《丝路追梦》以多媒体剧场的形式,将古典交响音乐传统与现代多媒体艺术相结合,在多媒体影像多角度投影、光影变幻等先进手法的配合下,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段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神秘地域中。在作品中,多媒体影像利用忽明忽淡的色彩、若虚若实的画面,从...
曹凌燕在历时数月的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活动中,13台围绕本市文艺创作重点选题的戏剧类作品(大型作品)先后登台参演,涵盖话剧、儿童剧、木偶剧及京、昆、越、沪、淮、滑稽各戏曲剧种。经过舞台角逐与专家评审,话剧《大清相国》《家客》、滑稽...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
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时代土壤的肥沃滋养,也是宏大文明的根深枝茂。古往今来,历史更迭,大浪淘沙,而不变的总是那一份坚守的精神和情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每谈每新的议题;有志者在当下总是怀揣着忧心与希望,脚踏实地,昂首向前。传统大戏和小戏在...
一粟一世界,舞出稻与人的生命轮回《稻禾》开场,身穿宽松舞衣的舞者一个接一个跑出来,以最大程度张开双臂,伴随猛烈的吸纳向上拉扯来打开身体,继而又以站桩的方式将脚跟重重地顿在地上,整个身体就像一个强壮的肺部,不断地开合吐纳,全力顿足低吼,用身体呼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