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地、海外文章,体现上海的包容性,重点为新视角、新作品、新领域)
文集访问量: 8410 次
音乐列表
黄惠民不点“秋香”点“桃花”——原创芭蕾舞剧《唐寅》人物塑造论黄惠民《唐寅》是苏州芭蕾舞团十周年的原创舞剧,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的资助项目。此舞剧首演于2017年9月7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引起了舞蹈界的关注及观众的广泛热议……热点在...
王真失忆中的“震惊”——《记忆底牌》引起的思考王真话剧《记忆底牌》艺术,包括电影、戏剧、小说、音乐和美术,在它达到人性的某种深度时,达到对现实关系的某种触及时,总能唤起人们心灵和情感中最复杂,也往往是最深刻的记忆。艺术就像是一面棱镜,把人们记忆中...
杨子光有惊悚还不够,理性内核才是灵魂——悬疑话剧《记忆底牌》有感杨子9月初,2017版《记忆底牌》在悬疑剧场新光影艺苑上演。在这部“向阿加莎致敬”的悬疑话剧中,故事从一座建筑的地下暗室开始,三男一女暂时失去记忆,有的被捆绑,有的受了伤,有的昏迷在...
张之薇经典,如何重读?——论传统戏曲文本的当下搬演张之薇《哈姆雷特》立陶宛OKT剧团公元1616年,中国明朝万历年、英国查理一世时代,一个名叫汤显祖的隐居文人与一位名叫莎士比亚的编剧写手都在这年溘然长眠。显然,他们逝世于同年是一个偶然,但这个偶然...
王杰高有鹏周晓燕等寻找乌托邦:男人的故事—关于《战狼Ⅱ》的讨论王杰高有鹏周晓燕等王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战狼Ⅱ》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后引发热议,该片具有国际化视野,值得讨论,但我既不想从主旋律的角度去解读它,也不想...
车槿山真假之间——解读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车槿山电影创造了现实,赋予了意义,满足了社会的期待和理想,由此完成了童话书写。因此,《触不可及》其实是主旋律影片,它用光明而虚幻的未来替代悲惨的当下,指向的仍然是人类解放的大叙事,对主流社会,这是一种安慰...
龚金平《村戏》:沉静而质朴的历史表达与人性拷问龚金平《村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让这种离散性的力量无限蔓延和不加节制地滋长,而是用一个历史变革的巨大隐喻完成了几条情节线索和意义主题之间的有限缝合。在今天浮躁而功利的商业化潮流中,郑大圣这部质朴得...
谈洁主旋律电影的三种调性——《建军大业》《战狼Ⅱ》与《敦刻尔克》热映背后的思索谈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总是被“讲述”的,不断地被还原与被解构,电影只是讲述历史的方式之一,电影并不承担还原历史真相的义务,何况真相本身就取决于立场和方式,没有绝对...
亦文亦史七十年西厢桃花别样红——上海举行蒋星煜学术纪念活动文化盛世,需继往开来。前辈之风,后辈楷模。为全面回顾、总结著名戏曲理论家、史学家、作家、文化学者蒋星煜的治学精神、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联主办,上海艺术研...
卢茨·科普尼克石甜译时间交织的录像视频与慢速艺术卢茨·科普尼克石甜译1/剪辑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理论的主流模式,是影像意义的主要体现方式。本雅明、谢尔盖·艾森斯坦等评论家认为,剪切和编辑决定了电影之所以是电影。剪辑师剪得越频繁、越分裂,或者越粗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