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地、海外文章,体现上海的包容性,重点为新视角、新作品、新领域)
文集访问量: 8347 次
音乐列表
卢茨?科普尼克+石甜+译一对摄影的批判研究,很大程度上沿着加速轨迹而来,把快门的加速作为一种有效工具,剪辑时间的精彩瞬间,将过去时刻从遗忘之力中拯救。传统主流观点认为,技术成熟后,摄影师们突然对时间线性发展感到震惊;镜头快门的速度被用来打断历史的...
刘毅李磊是一位当代艺术家。这个身份不是生命与生存属性在时间流域中自然获得的。因为,当代和艺术都极易陷于灰色地带而成为无明确指意的语汇。许多活在当下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既不当代,也不艺术。当代人,首先要了解作为历史的当代,而后又要懂得跃出历史与当代之...
周计武上海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发展的策源地之一。1932年,庞薰琹、倪贻德等艺术家在上海成立决澜社,庄严地喊出了中国抽象艺术的宣言:“用狂飙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创造色、线和形交错的世界。”1这种抽象的冲动经过林风眠、林文铮等人的倡导,赵无极、...
童强抽象艺术很不容易理解;在中国就更难理解了;而试图理解李磊触摸“生命的质感”的抽象艺术作品,似乎难上加难。近期《天女散花:李磊艺术展》被称为是“用多种形式的艺术语言组成一个当代视觉场域”,将中国当代艺术、抽象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艺术家从不讨好...
周宪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名句“晨钟云外湿”,看似不合情理,叶燮曾议论道:“声无形,安能湿?钟声入耳而有闻,闻在耳,止能辨其声,安能辨其湿?……然此诗为雨湿而作,有云然后有雨,钟为雨湿,……俗儒于此,必曰晨钟云外度。又必曰晨钟云外发,决无下‘湿字者。不...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语境之下,“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指称,其复杂性可以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等多重张力关系中见出。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观念还是实践层面,既因此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格局,又蕴含着需要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抽象艺术的当代发展历程不仅...
佟童戲剧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几乎每次重大的变革都与历史时代的更迭转变息息相关。中国当代实验戏剧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要谈今日之发展,必先述其历史。实验戏剧运动确实是中国现代戏剧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一次得失兼具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也是任何艺术门类都...
吴丹妮西方的戲剧生态结构呈现实验戏剧、主流戏剧和商业戏剧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良性发展态势。主流戏剧沉淀了深厚丰富的艺术传统,并适应于主流价值观和主流审美品格,它以都市社会主流人群,包括青年学生、青年白领这样的潜在主流人群为基本受众。...
王明端中国实验戏剧自《绝对信号》启程,四十年来,载沉载浮,历经小剧场戏剧、独立戏剧、民众戏剧三股浪潮,在危亡中重生,在困境中挣扎,在混乱中突围,迎潮壁立,向死而生,走出一段悲欢交加的坎坷路程。“空间”和“美学”的两个转向,以及参与者和观众从“场内...
对于艺术来说,它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的使命。艺术内里的精神乃代代相传,虽然其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达;无论是风格的创新,还是流派的更迭,几乎都離不开探索与实验。只有开放的继承者才能赋予传统强韧的生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文明伟业的基石。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