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新批评)
《上海文化(新批评)》是目前全国唯一全方位介绍上海的综合性月刊,以“权威性、资料性、可读性”使“立足上海,反映上海,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原定办刊宗旨得以具体化。杂志全方位地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整体形象及发展变化的各个层面,同时也为政界经界的各种决策提供最新的、翔实的动态报道。
文集访问量: 4060 次
音乐列表
褚水敖向着精妙平衡的努力评杨秀丽长诗《雪山的心跳》褚水敖1当下诗坛流传一种讥讽,说一些诗歌评论时常落套,比如面对作品,动不动便亮出西方大家的文哲理论。读杨秀丽新近出版的长诗《雪山的心跳》,我也未免“落套”,情不自禁地想起海德格尔的一些名言。海德格...
汪广松隐形的眼镜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汪广松如果说传统现实主义是戴着各种主义的眼镜来看世界,那么新写实主义是在取下外在的有形的眼镜以后,再戴上了一副隐形眼镜,那些貌似还原的、零度感情的生活并非真相,也是经过作家眼镜过滤后的世界。小说就是作家的眼...
吕永林那些与情欲缱绻一处的审美吕永林陈清扬的裸体美极了。多少年后又一次翻看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才发现,以往无论作者读者,都中了一种叫作审美的毒而不自反——非但不自反,简直是义无反顾。个中原因或许在于,此毒之于我们,犹如纳博柯夫笔下的“洛丽塔”之于...
项静想象大地上的陨石宁肯《三个三重奏》项静《三个三重奏》的序曲释放了一个好故事的饱满能量,“我”长期生活在书斋中以图书馆为天堂的人,沉迷于一个人的游戏和自我镜像,经历了一段走出书斋的生活,在死刑犯中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一个急转弯似的生活转变表面上是...
张定浩故事的边缘张定浩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在里面他谈到《看不见的城市》的写法:“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是这么个故事:马可波罗站在蒙古大汗面前,讲述他东来旅途中所见到的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是种象征,而且全都清晰可见。看完那本书做了一夜的梦,只...
陈心懋吴亮学会节制,放慢节奏陈心懋吴亮那次从三峡到四川,看大足石刻,看民间雕刻,在南艺时我花了好多时间到西北考察,看汉碑看魏碑,看宋版明版刻本,同样的文字,不同的时代气息都不一样。这些感觉慢慢地在我的作品里有所表现。那么这个表现呢,最开始,我直接...
张定浩小说的谎言张定浩长久以来,我们很多小说家都发现,可以采取一种聪明的策略来应付来自小说读者方方面面的批评。这个策略的基本模式是这样的:当小说家被指责说其小说情节离谱、人物虚假、对话生硬,总而言之也就是不够真实的时候,他就回应说,小说不同于现实...
黄德海不完美的启示豆豆《天幕红尘》黄德海在谈到一本影响了自己的书时,E.M.福斯特回顾了自己五十年的读书生涯,推举但丁《神曲》、吉本《罗马帝国兴亡史》和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为最伟大的三部著作。他爽利地表示,虽然三部书如同三座雄伟的纪念碑,但他并...
蒋雯腐败与梦想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神圣世界蒋雯一正当我穿越新卡鲁塞尔广场,它突然丰富了我多产的回忆。老巴黎不复存在(城市的模样,比凡人的心还要迅疾);……那里曾横卧着一个动物园,一天早晨,天空明亮又冰冷,我看见劳动醒来了,垃圾成片,静静的空中扬...
张文江《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四)张文江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从司马谈跳回到司马迁,此处发生的转换,在章法上就是所谓交脱,交脱有衔接、继承的意思。太史公不参与管理百姓,政治地位并不高。掌天官是天文,却依然关乎人间,所谓“天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