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627 次
音乐列表
丁帆知识分子是“天生的贵族”吗?这个问题在中国似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并没有欧洲那么复杂,尤其是经过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大众文化的洗礼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更是“去知识分子化”了,这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
陈众议世界文学之流浩荡,但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却微乎其微。多数作品顺应时流,并随时流而去;只有极少数得以沉淀并传承下来。后者往往具有金子般的品质。《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一在改朝换代的大革命时期,保...
沈奇梳理、整合与重建——《中国新诗总系》初读谫论沈奇中国汉语新诗,在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后,渐次呈现为一种空前繁荣而又空前浮泛的平面化状态。“奇迹没有发生”(谢冕言),加之网络诗歌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确如诗评家张桃洲所言,“中国新诗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胡玉伟一长征的结束,使得西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随着革命中心向延安的转移,革命文学也被拉入到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和运行轨道。革命文学最终完成了“上海-延安”、“城市-乡村”的中心位移,从此在一个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外部的战争环境中开始了新的行程。革命...
丁帆引言用AcademyChicagoPublishers(芝加哥学术出版公司)的话来说:“任何一个现代文学或历史的研究者将发现,凯里的这部深刻著作既富于启迪,又令人不安,是全面理解我们今日社会的基本读物。”毫无疑问,从来没有哪一部理论书籍能够像...
阎连科的《四书》(《小说评论》2011年第2期)王彬彬阎连科的《四书》,在语言上有着独特的追求。在我的印象中,阎连科本就是语言意识强烈的作家,一直在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语言。这是一个作家最可贵的素质。《四书》吸引我读下去的,也主要是语言。小说最先...
霍俊明一场雨在不停地下着。在南京这个城市我想到了子川、张桃洲、吴情水等诗人。如今张桃洲和吴情水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但是阔大的梧桐树的阴影,潮湿、油腻的夫子庙,肥大的扬子江,雨水中的栀子花,苍茫的钟山,以及城市拐角处低矮的民居都让我感怀历史的无常和...
何同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江苏诗歌与中国当代诗歌一样,始终纠缠着一股强劲又复杂的民间力量。最初,作为文学制度、文学市场乃至意识形态的对抗性力量、补充性资源,这一民间力量在我们时代僵化、媚俗、堕落的诗学境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经为江苏诗歌史...
〔德〕何致瀚著张瑞译有人说过,毛泽东时代以后也就是一九八○、一九九○年代,中国诗歌的一个特征是“以缺乏形式为主导”(MaghielvanCrevel)。但是,这种无形式是有形式的。当代中国诗歌的基本形式在西川这里是散文体。可以说,散文体构成了当代...
马铃薯兄弟西川“我也许是在写反诗歌了……”马铃薯兄弟:你的诗歌写作及文学活动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你在那个年代已经写出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样被选家和读者广泛关注的诗歌代表作。在三十年这样长的时间里,你的写作似乎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状态。进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