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62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牧雪吹箫
  • 沂河渔翁
  • 混沌虚空
  • 蔚青
  • 断翼孤蝉

何平慈善主义不是人道主义在有的人眼里,专业读者,或者说批评家的批评实践活动就像“收编术”。预先用一些批评法则做一个尺度比较大的框子,然后将不同的写作者往里面装,扎成一捆就是一“类”、一“代”、一“群”或者一“潮流”。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写作者都那...

浏览全文 阅读(21885)

何同彬当诗歌想到它自己的自娱必须被看成是对一个充斥着不完美、痛苦和灾难的世界的某种蔑视,那么抒情诗那种活力和逍遥,它对于自己的创造力的品尝,它那快乐的张力等等,都将受到威胁。——西默斯·希尼①〔爱尔兰〕西默斯·希尼:《希尼诗文集》,第241页,吴...

浏览全文 阅读(21857)

何平小海诗人和他的国何平:你曾经表示“希望诗歌能够与自己的国家和自己所处的时代建立一种对应关系,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国家的诗人”。你说这些的时候正是你的“村庄与田园”系列集中爆发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你提“国家的诗人”,很容易让人把你想象成“田园诗人...

浏览全文 阅读(21842)

小海一语言的使用有时就完全是一个习惯问题,就像我们在出生地就熟练掌握某一种方言一样。一个人大量接触这个语言的时候,语言的累积训练就培养出一种新习惯,比如我们后天学习的普通话。在诗歌写作历程中,遇到语言上的问题、障碍,是在语言自觉的过程中和有意的探...

浏览全文 阅读(21858)
小海代表作 2023-11-09 08:48

小海村庄组诗(节选)(之一)忠实于我的时刻越来越少了像荒芜的高地上玉米的阴影海安入夜的凉气比赤脚还凉比赤脚的河水流动得更慢以前,我见过北凌河干旱期的青蛙尾巴在陷落中挣脱了跟我说话我的母亲还是照看土地的人我的弟弟仍然是捕捉青蛙的人不断地数数,总是漏...

浏览全文 阅读(21827)

〔英〕贺麦晓著由元译发生在当代中国小说里的“先锋文学”,常被视作八十年代的特有现象。残雪、马原、余华等人的叙述言语实验横空出世,之后,又不了了之。时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绝大多数先锋文学作家都已转向,摒弃了极端的实验主义,他们转而开始创作可读性更强...

浏览全文 阅读(21777)

〔德〕顾彬著林源译那些投身于文学的理论和解释的人经常不去关注文学的实践环节,即不关注文学在大众中怎样发生作用这一简单问题。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仅仅准备一个好文本来作为读物是不够的。或许作者和他的读者群相遇的环境才是更加重要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近年来...

浏览全文 阅读(21838)

〔美〕希利斯·米勒著史国强译我(或者任何美国人或欧洲人)为何要阅读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权威性专辑②“现代”两字在文中指1919年至今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季刊的其他文章对这一划分又有所明确,作者们通过研究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因为历史和文化的不...

浏览全文 阅读(21844)

郜元宝一、让人物充分表达长久以来,安妮宝贝已习惯于主观化叙述,其作品就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情语”,还有大量为她所特有的浸透着感情的熟思妙悟的语言。继《莲花》之后第二部长篇《春宴》也不例外,人、事、景、物,无不着上主观色彩,不放...

浏览全文 阅读(21894)

方克强1二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三千字的评论殷慧芬小说创作的文章。有两封写给殷慧芬的谈创作的短信也被发表。今天重读殷慧芬的小说,巨大的时空变迁似乎把殷慧芬笔下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推得十分遥远,像是一次故乡故土的远程旅行似的:往事历历在目,感觉依然鲜活...

浏览全文 阅读(2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