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63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梦乡醉哉
  • 落魄者
  • 林沐风
  • 牧雪吹箫
  • 沂河渔翁
  • 混沌虚空

王尧三、“左”和右之间的“社会主义文学”胡乔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应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我现在读到的胡乔木最早谈文艺的文章,是他署名“胡鼎新”、发表在《扬州中学校刊》上的《近代文艺观测》。此时的乔木是扬州中学高三学生,这位文学青年在文章中对...

浏览全文 阅读(22178)

吴俊今夏“文娱界”的热点还真是不少。以其眼球效应的程度而论,先是连环出丑并不断被揭出案底、直至最后又被冠以“十宗罪”的故宫大丑闻,仿俗例可称之为当代中国文化界的“故宫门”。几乎同时,“锋芝婚案”则以狗血之极的电视剧情节,嘲笑了所有编剧的想象力,娱...

浏览全文 阅读(22196)
蓝色的海追赶着天空 2023-11-09 08:48

黄礼孩迟来但没有错过的奖瑞典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生活在斯德哥尔摩的中国作家蓝蓝,说起十月六日这个让人期待的日子的一些细节:下午一点钟整,文学院主席皮特·英格伦德从那扇镶着金边的白色大门走出来,宣布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

浏览全文 阅读(22149)

李笠车站〔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列火车驶入站台。一节节车厢停在这里但门没打开,没有人上车或下车究竟有没有门?车厢内被封闭的人群拥挤着来回走动他们从不可动摇的车窗往外盯望外面,一个拎锤子的男人沿车走动他敲打轮子。轮子发出低弱的声音。但就在这里...

浏览全文 阅读(22137)

李笠自1979年3月〔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厌倦所有带来词的人,词不是语言我走入白雪覆盖的岛屿荒野没有词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我碰到雪地里麋鹿的蹄迹是语言而不是词(李笠译)《自1979年3月》像一份电报,写得简洁扼要,娴熟老辣,体现了“隐喻大师...

浏览全文 阅读(22166)

丁宗皓《辽宁日报》二○一一年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二○一○年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一样,在全国学界引起了深刻震荡。此间,文学批评重建所面临的困惑和路径,都已经一一揭橥。从大的方面来说,批评重建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主体...

浏览全文 阅读(22096)
逻辑的力量 2023-11-09 08:48

张红王安忆为我们讲了三十余年的故事,同时,她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讲故事,这思索首先是基于她自身创作的需要,除此之外,也基于对整个中国当代写作的整体境况的不满足。不到二十七岁便结婚的王安忆曾在与文学批评家张新颖的对话中谈到,结婚之后,“就好像所有的经验...

浏览全文 阅读(22054)

张学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梁海在读硕士的时候,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很早的时候,她就喜欢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几近迷恋的程度。她说,学了这个专业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享受这种阅读。她偶尔还模仿章回体小说或话本,自己鼓捣出一部像模像样的很...

浏览全文 阅读(21978)

程光炜主持人的话经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史进行了近五年的历史化研究后,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文学史研究可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作品上来。这么说或许不新鲜,“新批评”一直就倡导作品中心主义,而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所谓“向内转”也有此趋向。但是我们的工...

浏览全文 阅读(21930)

张学昕一在读过王手几乎所有的短篇小说之后,我感觉王手是一位踏实、虔诚又令人信服的“叙事者”。至少,王手的小说里已经充分地体现出他对写作的极度用心,对文学的满怀诚挚,而且,他对于短篇小说的敬畏,更是表现出一个作家最需要的“纯粹”。这种“纯粹”,不仅...

浏览全文 阅读(2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