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609 次
音乐列表
谢刚现代汉语文学近百年的演变历程,虽并未维系升级递进的进化论态势,但受到历史变迁和审美意识嬗变的影响,却大体呈现出“十年一变”的行进步伐。仅以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文坛为例,可以看到,八十年代的主要概况是:极端红色写作基本隐退;迎合新型宏大社会意识...
葛亮作家之责实为艰巨。明言之,作家不能为今日创造历史的人服务,他必须为受制于历史的人服务。——卡缪(AlbertCamus)《一九五七年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①转引自费修珊、劳德瑞《见证的危机:文学历史与心理分析》,第19页,刘朱迪译,台北,麦田出...
杨利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生了深刻的转向。现在看来,这次转向虽并非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或政治上的逆转相伴而生并由此而催发,但其幅度之大及影响之深远,已经足可以使之与上一次转向比肩共举(当代文学批评的上一次转向发生在一九八〇年代,与...
范培松当今文坛不大关心散文,偶尔有一点零星的文章,常常是文章作者凭感觉,感到散文创作有问题了,于是,他们就站出来,不着边际地放一通空炮,接着就开出“散文要紧密联系现实”之类的药方,始终形成不了众说纷纭的气候。但是,不久前,在北京举办了一个权威的散...
王彬彬一要了解最近几十年中国的思想状况,绝不能只注意那类高头讲章,绝不能只注意那些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数量众多的被认为是随笔的文章,也是不可忽视的。我甚至想说,随笔,实际上是当代中国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方式。但要给随笔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却又是难的。...
林建法二○○九年的岁末,我们几个朋友在杭州西湖聚会。为王尧兄赴哈佛-燕京学社访问送行,亦是这次聚会的主题之一。湖光山色间,三五知己小憩,话题仍然离不开文学。杭州朋友安排我们住的酒店,下榻过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大人物。从店门出入时,觉得自己也夹杂其中...
王尧一、“制度范式”与当代文学研究我第一次听到“短缺经济”这个词,是在小说家陆文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场讲演中。陆文夫说:计划经济就是短缺经济。这个词给我很大震撼,并告诉了我住集体宿舍的邻居,商学院的一位老师。他说,有一本书叫《短缺经济学》,...
王尧《当代作家评论》和杭州师范大学联合设立一个“批评家讲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在这之前,《当代作家评论》已经和一些大学联合设立过“小说家讲坛”、“诗人讲坛”等,这是林建法近十年来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之一。关于文学批评的状况,这几年分歧很大,设立...
季红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在纯粹史学的领域大可质疑。但是在文学的领域几乎是一个铁律,作家们只是寄根于历史的母体,开辟出超越时空的思想飞地,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的独到见解。但是基本的时间顺序则是真实性的坐标,剩下的只是阐释的角度与方法的问题...
程光炜邱华栋等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下午,阎连科长篇小说新作《四书》及文论《发现小说》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召开。孙郁教授、程光炜教授、杨庆祥博士、陈晓明教授、孟繁华教授,梁鸿副教授,作家阎连科、邱华栋、李洱、张悦然,《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