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9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韩非情
  • 落红飘雪
  • 孟冰
  • 芳草斜阳时
  • 混沌虚空
  • 孤树

汪政大约十年前,我曾应景写过一篇《当代批评六十年:道路、问题与人物》的大而无当的概述性文字。文中将批评家分为三类,一类是制度性批评家,如周扬、林默涵;一类是作家批评家,远的如鲁迅、茅盾,近的如王蒙、汪曾祺;再一类是批评的主体力量,我称之为专业批评...

浏览全文 阅读(24306)

张炜以前读到郜元宝的文章,觉得有耿生气,有个人口吻。20多年前在上海见到,才知道是很年轻的人。他汇编海德格尔,研读鲁迅,为值得关注的当代作家写许多文评。近日读他发表在《中华读书报》及《时文琐谈》一书中的文字,记下了其中的“三议”。“恶趣味”元宝说...

浏览全文 阅读(24336)

孙郁胡风、冯雪峰介入到文学批评领域之后,人们念念不忘的是他们文本里的鲁迅元素。但后来这种写作从文坛隐去,周扬式的文章四处出现,个体化的表达受到了抑制。批评中的鲁迅传统成了远去的记忆,个体化的词章也因之消失。到了80年代,一批新生代批评家的登台,我...

浏览全文 阅读(24351)

孟繁华郜元宝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翘楚。他研究领域之宽泛,研究程度之深入以及独树一帜的文体形式,深受学界的重视和好评。他研究“二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汉语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史、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等。出版有《鲁迅精读》《...

浏览全文 阅读(24340)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2023-11-09 08:48

...

浏览全文 阅读(24314)
作家词典·余华 2023-11-09 08:48

王布新余华(1960.4.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省海盐人,祖籍山东省高唐县,出生于医生家庭。1968年3月,就读于海盐向阳小学。1973年初海盐县图书馆重新开放,这年暑假开始,大量阅读鲁迅和“十七年”时期的红色文学作品,从此一直保持浓厚的...

浏览全文 阅读(24321)

于展绥著潘莉译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感到她其实并不可怕,她只是沉浸在我当时年龄还无法理解的自我与孤独之中,她站在与死的界线上,同时被两者抛弃。——余华在其第一本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我认为这部小说迟早会被认可为中文小说的经典著作——开头,余华描...

浏览全文 阅读(24368)
余华与古典传统① 2023-11-09 08:48

杨辉作为兴起于1980年代初中期,并在后期达至巅峰的中国先锋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余华及其作品已被方便地放置入“新时期”以降之先锋脉络中加以考察,并已高度历史化。其间虽有1990年代初“转型”之说,但两种理路“共享”着同一种批评资源,亦存在着内在的...

浏览全文 阅读(24420)
廓清过往,存念真实 2023-11-09 08:48

〔南非〕尼克·穆隆戈(NiqMhlongo)康文琦译(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13年前的2004年,我还是开普敦《窈窕淑女》杂志的一名实习记者,我的第一部小说《你死我活》在奎拉出版。在新书发布会当天发生了一件事。发布会定于下午6点半至7点开...

浏览全文 阅读(24420)

〔印度〕美瑞杜拉·嘉戈(MridulaGarg)姜肖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你们让我来谈谈“新时代,新经验,新想象”和金砖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我想,文学非“新”而不可为,换言之,如果文学不能把“旧”重塑为“新”,那么文学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用...

浏览全文 阅读(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