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8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芳草斜阳时
  • 混沌虚空
  • 孤树
  • 断翼孤蝉
  • 南山2020

陈鹭韩少功独特的思维方法与他的思想姿态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信奉“公民写作”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写作是独立特行的。他试图通过写作和践行,来表达他对公众与社会的看法,并希望通过人文主义的坚守和道德的提升来建构一个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显然,他的思想不是封...

浏览全文 阅读(23904)

沈杏培以鸿篇巨制般的《疯狂的榛子》出现在读者视野里的华裔作家袁劲梅,并非文坛的新面孔,而是一个有着不短写作时间、凭借《罗坎村》《老康的哲学》《九九归原》等作频频获奖或登上各大文学排行榜的饮誉海外的华语作家。对于袁劲梅来说,写作似乎是她在美国大学哲...

浏览全文 阅读(24021)

杨丹丹在李铁记忆中,自己的文学写作绝大部分是在上午的阳光中完成的,在写作、投稿、退稿和再写作之间不断拉扯,直至清晰地拼刻出自己完整的文学创作图谱,这其中耗费的时间已经模糊了李铁的记忆。但《长门芳草》《冰雪荔枝》《乔师傅的手艺》《越狱》《杜一民的复...

浏览全文 阅读(23969)

陈晓明21世纪伊始,中国大学就迎来了它的迅猛发展时机,大学中文系大幅扩招获得新的机遇。尽管在21世纪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中文系只是分得极为有限的资源,但比之过去也要好得许多。年轻一代的博士早已成批量之势,这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也有一个小...

浏览全文 阅读(24018)

程光炜苏童写过《妻妾成群》创作谈。王德威、王干、朱伟、张清华和张学昕等家也有评论文章。众多评家从批评角度解读苏童,我以为从作者角度理解作品仍有点意思。2002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译者周小珊与苏童的对话《一部关于人性弱点的百科全书》在《译林》发...

浏览全文 阅读(24048)

管兴平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各种争论似乎已是昨日黄花。大量有关这些问题的论述文章在一些重要文学理论刊物上频频出现,一时出现了批评的热闹,文学似乎也繁荣起来。但是在今天再来看这些争论,我们依然不能明白地知道言说了什么,真正地解决了什么样的文学问题...

浏览全文 阅读(24007)

肖进一长期以来,学界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研究是在制度框架下进行的。作为针对特殊时期文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制度框架的可行性在于,以文学制度为切入口,由“外”及“内”,形成“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内”、“外”结合。既具整体性,又有具体而微的细节呈现。但...

浏览全文 阅读(24068)

段晓琳相较于众说纷纭、争鸣迭起的方法年1985、观念年1986,1987年的文坛稍显沉寂,除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重提改革文学,以及对文体(尤其是小说文体)的讨论外,文坛较为重要的争鸣里,声势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广的是关于“向内转”的论争,...

浏览全文 阅读(24058)
主持人的话 2023-11-09 08:48

主持人吴俊韩春燕主持人的话:按照一般流行的看法,中国当代文学已近70年了,差不多是现代文学历史的两倍。说起当代文学历史的长度,意图并不在重提诸如现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而在强调当代文学及其研究的时间长度、内容体量和文学实绩等,已经足以支持有关当代文...

浏览全文 阅读(24040)
我怎么做起批评来 2023-11-09 08:48

郜元宝我于1982年秋考入复旦中文系,大一大二中国文学史必修课,章培恒先生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王水照先生讲唐宋,李平先生讲元明清。章先生据说本来不修边幅,但那时新从日本讲学归来,衣裳光鲜,皮鞋锃亮,头发理得一丝不苟,判若两人,金丝边眼睛后面双目...

浏览全文 阅读(2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