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8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芳草斜阳时
  • 混沌虚空
  • 孤树
  • 断翼孤蝉
  • 南山2020

廖高会一红柯最新长篇小说《太阳深处的火焰》内涵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人性与神性、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历史与现实、西部与中原、乡村与城镇、爱情的分与合、事物的阴与阳、生命的强与弱、德行的廉与耻等相互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正因为此,有评论者认为《太...

浏览全文 阅读(23532)

周景雷郑慧文近些年来,反映少数民族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正在成为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焦点。这些创作突破旧有的汉语写作格局,常常融历史、现实、世俗、宗教等诸多因素为一体,一方面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厚复杂和多姿多彩,另一方面,也...

浏览全文 阅读(23495)

谢有顺一刘庆是一个独特的作家。我和他认识很早,那时我们都在做报纸。做过报纸的人都知道,这工作不仅是忙,还极其消耗人的写作意志,因为报纸是看过就扔的,容易给人一种再好的文字都稍纵即逝的感觉,所以,很多写作的人做报纸做久了,就都不写了。刘庆内心估计也...

浏览全文 阅读(23556)

贺绍俊拿到刘庆的长篇小说《唇典》,首先是“唇典”这两个字吸引了我。这是一个在东北民间流行的习惯用语,专指东北土匪的黑话。说实话,我对这个习惯用语一点也不熟悉。尽管我在东北生活了十来年,但从来没有听人说过这个词,毕竟东北土匪早就销声匿迹了,谁还会把...

浏览全文 阅读(23531)
主持人的话 2023-11-09 08:48

韩春燕主持人的话:本期的“聚焦新锐力量”关注的是孙频、文珍和李晁三位“80后”作家。孙频善于设置极端的情境来拷问人性,因此她的故事带有强烈的风格化特征。问题的另一面在于,有些时候,读者总想穿过那些精致、幽闭的故事去发现更为宽阔、深刻的意味。文珍亦...

浏览全文 阅读(23517)

王仁宝自2002年李建军提出:“路遥还被我们时代的‘文学批评’及‘文学史’忽略和遗忘”以来,很多为路遥鸣不平的评论家都基本采用了这一说法,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路遥和《平凡的世界》遭到了文学史家不应有的遗忘与冷落。证据往往就是很少提及路遥或《平凡的世...

浏览全文 阅读(23480)

马占俊文学批评和评价中的争论是文学作品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通过一些典型的文学争论,能够看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观念和话语演变轨迹。张贤亮是新时期以来引起争论较多的作家,他的作品争论涉及婚恋伦理、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文学风格多个方面,可谓研究新时...

浏览全文 阅读(23520)

唐蕾现代文学时期的理论家多批评中国文学最缺乏悲剧观念,所谓“大团圆”的迷信,正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认为悲剧“乃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圣药”。从观点来看,又多强调悲剧的疗救、教育功能,“夫剧界多悲剧,故能为社会造福...

浏览全文 阅读(23532)

主持人吴俊韩春燕主持人的话:此时此刻,重释或再评价70年历史的当代文学,还有一个非常明显也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我们已经身处一个换代、一种可能是历史性的全面的代际更替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出现,同时缘于一种可称之为断裂的社会状态的出现。换代与断裂,就...

浏览全文 阅读(23599)

师岚韩传喜无论是刘勰提出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还是丹纳宣称的“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都充分表明了文学的发展变化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学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他们的这些经典论断确有其独到之处。而作家与读者关系的不...

浏览全文 阅读(2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