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800 次
音乐列表
卢桢在新世纪诗坛,李少君的写作多以自然景物作为兴发对象,富含遣情自然的现代诗思和追慕古雅的情感旨趣,同时不忘人间烟火,擅于从生活现场就地取材。其精准的控制力和恰适的分寸感,保证了情感表达的纯粹、洁净与精致。他以“文学自然”的方式调试内心的心灵速度...
李海鹏在《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里,诗人的遗孀娜杰日达展现出了与其伟大而苦难的丈夫相似的对于诗歌翻译的高傲感,但是,即便如斯,她还是这样补充说:“我当然不是指那样的奇迹,即两位诗人在翻译过程中的融为一体……”那么,娜杰日达所肯定的翻译究竟是什么...
巩晓悦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会议厅门外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及颁奖词。诺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为“whowithhallucinatoryrealismmergesfolktal...
晋海学进入新世纪以后,“底层”不知不觉地成为知识分子话语中的一个关键性语汇,与此相关的底层写作也不经意间成了这一时期最具冲击力的文学思潮。有学者曾说:“当下文学有一个现象是引人瞩目的,这就是近年兴起的底层小说。它虽然没有打起轰轰烈烈的旗号,却拥有...
张凡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新疆总是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广袤无垠的新疆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要地。而神奇的新疆一直以来都不停地滋养着生长在这片大地上的作家们,使他们的文学创作越发显得绚丽多姿。匈牙利的格奥尔格·卢卡奇曾...
周卫彬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小说不是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别人的命运而有意义,而是因为这陌生人的命运燃烧产生的火焰为我们提供了我们从自身的命运中从来没有汲取的热量。”这一观点与庞羽所言的“作为小说家,要学会成为一座桥梁,人们从黑暗中经过这座桥...
张维阳马晓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传记,她都在行,但相比她漫长的创作生涯,她的作品确实不算多,她不是一个丰产的作家。可是,她凭借着不多的小说多次获得国内的各项文学大奖,证明了她作品的价值和魅力。马晓丽是一个关心当代中国精...
唐小林据说,我国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多达数千部,整个文坛仿佛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大丰收”的迷人景象。但长篇小说数量上的“井喷”,却丝毫都不能掩盖众多小说质量上的平庸。对此,学者於可训认为:“出手太快、心态浮躁是作家们的普遍创作特征。”诚如...
傅书华张雅茜有着丰富的生命经历,对人生也有着相当的感受能力,对写作则抱着类乎宗教般的虔诚态度。写作多年,她曾在《十月》《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多部,现已出版长中短篇小说、文化散文约三百余万字,作品被《新华文摘》《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
王学谦李张建在“80后”这个庞大的作家群体中,郑小驴是值得重视的。在文学世界中,个人性的魅力永远大于共同性的时尚。从文学气质上看,郑小驴与其说是“80后”作家,毋宁说是乡土作家。翻开他的小说,扑面而来的是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80后”作家普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