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01197)笔者近日拜读王秀臣《礼仪与兴象:〈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研究》一书,深受启发。作者充分结合周代礼仪还原中国文学的元初形态——“元象”,沿波讨源,深刻解析“兴象”、“象征”、“文言”、“文质”等重要文学理...
范春玲吴中胜(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义利之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辩题,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现当代的道德建设和价值取向,都关涉到这一辩题。义(繁体为“義”)字,《说文解字》:“義,己...
田黎星(铜仁学院文学院贵州铜仁554300)咏乐诗是“以音乐为审美对象,通过对乐器、乐声、乐工、乐曲、乐事等音乐题材和听者感受的描写,艺术地表达音乐感染力的诗歌作品”。用诗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后来的楚辞、汉赋、六朝诗对音乐的...
钟锡南(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从来没有构成一个封闭而独立的社会;她们只是男人统治下的集团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集团中,她们处于次要地位。”我国古代也同样如此,长期存在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左汉林(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100081)教坊是唐代非常重要的音乐机构,教坊曲是唐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坊曲的流行不仅与唐代歌诗关系密切,而且与词体的产生和定型有极大关系。因此,作为音乐机构的教坊一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唐代的教坊设...
钟涛(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萧统《文选》虽是作品总集,而非理论著作,但其按文体分类编选作品,凡次文之体,各以汇集,作品的选取和文体归类,都有严格的标准。《文选》每一文体下选录作品数量不一,有些文体仅选录了一篇作品,但即使这样,也能在...
李生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本人有幸参加过1988年的全国首届赋学讨论会,在《历代辞赋总汇》编委中担任唐宋分册副主编,实际负责编纂唐代部分,并参加了明清部分辞赋的点校。因对《历代辞赋总汇》的编纂情况比较了解,故借“‘辞赋与中国...
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李元度《赋学正鹄》虽是一本家塾课本,但却映现出其时赋坛动向,并深刻地烙上了湖湘文风的印记。此地文风,肇源于屈原,周敦颐以理学耸立于宋,清初王夫之隐居著书于船山,昌明乡邦文化。降及晚近,魏源、曾国藩、...
许东海(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台湾台北)一、绪论:张九龄赋的赋学与史学观照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屈原辞赋,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其中尤以“香草美人”比兴隐喻,及其忠谏身影最为后世学者所推美。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即以屈骚“轩翥诗人之后...
彭丽(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引言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形态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消费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当下社会已步入一个消费社会,人们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