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明(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一、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及其主体性流行于20世纪中国文坛的翻译理论,大约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再现论或模仿论的,主要流行于20世纪中叶之前。这种翻译论以原作文本为中心,视译语文本为原作的临...
陈红玉方汉文(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一、“世界文学翻译”的反诘20世纪中后期西方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cultureturn)将传统的翻译定义从语言符号转换替代为文化与社会语境的转化。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
易瑛(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明确提出要重造“民族经典”,实现中华民族内部“人与人关系的重造”。他将湘西的巫鬼文化作为文化重建的资源,看重其“人神合一”的神性和原始、野性的生命力,希望藉此实现民族品格的重造...
伍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所谓“蛰伏十年磨一剑”(见《苍黄》腰封),湖南作家王跃文长篇力作《苍黄》以乌柚县政府班子换届选举为开篇,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现了复杂的官场人性和官场生活。这部小说除了具有以往王跃文“官场小说”关照人性、解...
刘成才(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在今天,试图评论毕飞宇的小说,已经带有一定的专业难度。这不仅是因为毕飞宇的小说被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茅盾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法国《世界报》文学奖等一系列重量级奖项的光环笼罩,评论已经很难...
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3)一现代性启蒙之于历史传统的反动由于是属于革命性质的,它因而省略了沟通和协商的温和手段,用暴力取代了一切。仇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令怜悯等美德沦为了它的背景,不管是怜悯(compassion)还是可怜(pit...
卢锦淑(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引言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对新诗意象的探索更加自觉地将法国象征派诗与意象诗运动的“意象”(image)范畴结合起来,使之进入中国现代诗学的美学范畴,并赋予这个范畴以新的现代性的内涵。卞之琳...
刘永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叶维廉说﹕“我们所说的现代化——第三世界国家毫不迟疑地去追求实践的——其实是被某种意识形态所宰制的变化过程……‘现代化’只是掩饰殖民化的一种美词。”葛兰西称这种宰制力量为“文化霸权”。赛义德指出,正...
周仁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在人类文化史上,爱欲世界不仅是一个两情相悦的情感世界,也是人类获得内在生命意识及生活方式的源泉。母系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开启并发展了人类的情爱世界和情感文化。女性是这一文化的主体。其中所造就的既有...
丁太勰刘运好(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在“春秋三传”中,《左传》因记载了大量引诗、赋诗的材料而具有特殊的诗学意义。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下称《集解》)也因阐释引诗、赋诗且渗透了时代与自己的诗学观念而具有特殊的诗学意义。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