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在中国文论史上,南朝论文风气浓厚,文论发达。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作为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论专著在此时出现成为主要标志。它一方面是对既有的文学创作的理论总结,同时又深深地影响到文学...
胡建次(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1)“气”是我国古典词学审美论的重要范畴,它与“味”、“韵”、“趣”、“格”、“境”等一起,被用来概括词的审美本质特征,标示词的不同审美质性。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气”是一个出现和成熟得较早的审美范畴,它孕...
潘桂林(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齐物论》的主旨是历代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刘勰指出“庄周齐物,以论为名”,后学主流大多强调庄子理想生存哲学的基本内涵是“齐万物”,即去“成心”,忘彼是,浑成毁,平尊隶,遗生死,消弭物我界限,从而照之以...
袁济喜王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战国时庄周与后学编成的《庄子》一书,其内容博大精深,奇谲不经,司马迁《史记·荀卿列传》就说“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1〕清初的金圣叹又将《庄子》列为六大才子书之一。庄子的奇异,不仅在于思...
...
张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100875)探讨鲁迅存在的意义,历来已经是异常丰富而复杂的话题,吴康新出的著作《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还要探讨并追问些什么呢?用吴康在本书序言中的话说,本书要追问的是“鲁迅存在的...
郭建勋陈冠梅(湖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2)赋是中国古代最为独特的一种文体。《文心雕龙·神思》有言:“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大赋创作之难,历时之久,古人早已了然于心。其实,大规模的赋的编辑整理工作,尤其是评论和注释,也需...
郝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随着中西方在沟通上的不断深化,文化交流的双向性特别是“中学西传”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而作为中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也倍受学术关注。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那么傲然凌绝顶,“一...
陈倩顾钧(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9)一1919年,胡适、傅斯年等人提出“整理国故”。整理国故运动突破传统的研究路数,将西方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
罗京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3)近年来出版的许多种文学史教材中,对路遥的《人生》有种种赞美的评价。有的称赞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写了一位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青年追求新的人生道路的曲折历程”,“以主人公命运的坎坷和追求的执着动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