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118 次
音乐列表
采编/海风俞云阶与20世纪中国油画采编/海风由中华艺术宫、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的“俞云阶与20世纪中国油画”研讨会,在为期三个月重点推出的“俞云阶艺术大展”展出期间举行。来自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的专家、评论...
采编/本刊记者陈雷中国电影如何“翻”出去采编/本刊记者陈雷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看西洋镜”,汲取西方经验。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人开始采取走出国门、寻求合作发展的主动姿态,中...
文/红菱“白玉兰”戏剧新芽是如何绽放的文/红菱新人是一个剧种赖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子。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其中演员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培养表演新秀也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不少戏剧剧团出现表演人才断层现象,演员青黄不接,尤其是表演尖...
文/本刊记者胡凌虹京剧票友票房,被忽视的文化沃土文/本刊记者胡凌虹人们印象中,台上表演的是演员,台下看戏的是戏迷。但在京剧界,在这两大群人中间,还有一群人,他们不仅看戏,还要学戏,乃至粉墨登场唱戏。这一个庞大的群体叫票友,他们聚会活动的场所叫票房...
卷首京剧与票房之鱼水关系此“票房”非彼“票房”。这里所说的票房,乃特指京剧票友的聚会之所,其源既久。现今通用的“票房”一词意义虽变,倘细加追究,恐怕与本义脱不了干系:票房好,意即拥趸多。由是可知,京剧与票房,乃鱼水关系,一旦票房发达,京剧必然兴盛...
文/王海摄/崔益军沉睡的铁牛文/王海摄/崔益军曾在《西游记》中扮演弥勒佛人们认识铁牛,大概无外乎是因为电影《南征北战》,铁牛在其中饰演了一个胖墩墩的战士——“小胖子”。“小胖子”虽然镜头不多,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凡是看过黑白版本《南征北战》的人...
文/本刊记者陈雷祖帖故里墨韵华亭——松江“中国书法城”是怎样炼成的文/本刊记者陈雷2012年底,上海市松江区被中国书协正式授予“中国书法城”称号。在中国书协官网的“中国书法城名录”栏里,“上海市松江区”这个名字显得有些特别——因为与它并列的内蒙古...
文/胡建君“看不见的城市”——徐明松的手机微摄影文/胡建君徐明松素描像(孙翌作品)每次朋友圈的友人见面,总会不约而同地聊到徐明松的手机摄影,好像成了聚会的保留话题。而徐明松不负众望,以其特别的眼界、不俗的审美和持续的热情,将自己的手机微摄影办成了...
文/陈贤德铁木之外别有一天——记艺术大家韩天衡文/陈贤德韩天衡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前杨振武、陈佩秋为韩天衡美术馆揭幕先把目光聚焦2001年的金秋:吸引全球目光的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与会的二十国和地区的政要,除穿上一套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庄重...
文/本刊记者秦岭奚中路:大王自有用武之地文/本刊记者秦岭戏迷们都喜欢管奚中路叫“大王”。“那是调侃我呢。”奚中路摆了摆手。不过我不这么想,我相信戏迷的这声“我们的大王”是发自内心的绝对的真诚。我是在上海京剧院的排练现场“逮”到他的。还是衡山路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