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弘九十六岁高龄的刘绪贻先生,最近完成了他的口述自传。这本口述自传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讲述了刘先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而且勾画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写出了这一大转变时代中的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与追求,以及许多相关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不是小说...
余英时、林毓生都是台湾学者中的大师级的人物,回忆一下三十年来我所认识的林毓生,是件很有趣的事。我可以算是认识林毓生教授最早的中国青年学人之一。八十年代初我在南京大学读历史系研究生时,作为陪住生在留学生宿舍一住就两年多,在留学生楼,我认识了美国威斯...
钱理群近来读到张曼菱的《北大回忆》,书中一个细节让我有感而发:这是张曼菱与朱光潜先生的一次校园奇遇:八十年代初如饥似渴的张曼菱,在未名湖畔捧读前辈朱光潜的著作,这位“晨气中过来”的老者,却“不以为然地”摇头说:“这本书里没有多少他自己的东西,你最...
资中筠这大半年来我一直在逃避。不少杂志报纸来约稿,似乎我最应该写些什么,但是我写不出来,也不愿去想。感谢朋友们的关怀,旧雨、新知、同辈、晚辈,甚至素昧平生的读者,总有不断的电话和来访。我也有意把自己弄得很忙,开会、讲学等等,虽然还没有有求必应,但...
刘以林一切权力,最后终必以群众意志为依归。—休谟endprint...
陈昌强民国八年(一九一九)三月,汪精卫(本名兆铭,字季新)自上海出洋,取道日本、美国赴法国,继续其留学之旅。这已是他第四次赴法。辛亥后,侥幸未真成烈士的汪精卫宣布从政坛淡出,偕新婚妻子陈璧君赴法留学,“求学之念至坚,而不可摇”。但八年里国内政治的...
韦森宗教信仰与人类社会种种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的关系,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是个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研究领域。因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在古代、近现代乃至当代的许多国家和社会中,宗教信仰以及与之相连的一些文化信念在种种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制度的形成...
陆胤对于习惯了夏晓虹“慢工出细活”风格的读者而言,她的新著《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无疑是一个惊喜。短短数年之间,从课堂讲授到论文结撰,最终结集为这样一册厚实而自成体系的著作,正如作者自述,有赖于近年新出史料的不断推动。新材料能够得到充分解读,...
杨早我是“细节控”,深信作品中的细节就像人的微表情,总在经意不经意中透露皮袍下的小,华袍下的蚤。现在我来理一理电影《归来》里那柄藏在背后的饭勺。电影中,陆焉识夜里看望冯婉瑜,沉睡中的妻子突然惊醒,发出恐惧地大叫:方师傅,你不能再这样了……陆焉识没...
吴敬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经六十年了。在纪念国庆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妨套用列宁的话说,“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解决的革命任务上”。在过去六十年中,现代中国的建设走过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