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木中国有一本古书,有若干种西文译本。或许其译本之多,仅次于基督教的圣经,那便是老子。在撰者所曾得读的若干译本,唯独德国的卫礼贤的译本,最与原文相合。可惜初版其中遗漏了一句未译,但那可能是印刷上的错误。本来人为之事,无论多么费神劳力,总有欠圆满的...
菲尔特在德文里“翻译”这个动词,如果把词重音挪到前缀上,这个词的意思就变为“渡过”、“使渡过”,比如渡河。这两个意思从纯外在形式来看很相近。翻译是将文章或著作从一种语言译述成另一种语音,好比摆渡工作。一本好的译著可以比它作豪华型渡轮,将乘客舒适愉...
秦立德“魔鬼”一语早就在人们头脑中转化为狰狞的面孔。魔鬼本来应当超离人间俗界。如果让魔鬼溜出跑到人世间来,不吞噬孩童也会骚扰百姓。而居然让魔鬼正襟危坐编纂一部词典,岂不冒天下之大不韪?近代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Bierce.一八...
郁声如果说一部世界史不过是伟人的传记,那么,一部学术史也往往是大学者的传记。英国历史学家古奇所著《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正是一部有关十九世纪西方著名历史学家的学术传记。十九世纪在西方号称为历史学的世纪,自然也是史才辈出的世纪。当时德国的史学...
谭坚近版《文献学辞典》,收录词目四千四百余条,都一百三十六万字,内容详赡,材料丰富,印制装帧,亦觉悦目。但细审之下,却稍有疑惑:首先,关于“文献学”。据辞典前言所云,文献学可作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之两分。前者以研究古代典籍分类、编目、版本、校勘...
禾戈《孟子·梁惠王上》云“君子远庖厨”,据说是因为不忍心见猪牛羊鸡鸭之类生灵被宰割,这种泛爱得有点儿虚伪的话实在莫名其妙。《诗·伐檀》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论语》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然如些,君子又怎能和庖厨之事毫不沾边?也许,...
于飞是读了张默生的《记怪诗人徐玉诺》(收入《异行传》中)之后,才急急找来《徐玉诺诗文选》快读一过的。故首先感兴趣的,是“玉诺君”其人。“他的全部生活,可说是一首极长的叙事诗”——张著撷取的,便是这长诗的片断。这位徐诗人任教洛阳省立四师时,某日送客...
贺星寒最近,巴金老人将他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九年十三年间的文章,全部结集,题为《讲真话的书》(四川文艺版)。近八十万字,厚厚的一册。咀嚼书中旧篇及新作,心头忽然一震,莫名地涌出一句:真话难讲。一个人要讲真话,一个作家要写真话,这好像已经是不言而喻的...
吴相“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哈姆雷特永恒的自言自语。读罢罗宗强先生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我相信,这还是魏晋士人潇洒其表下的内心独白。单看书名,已使我辈浮想联翩。拈出“心态”两字,更是颇不寻常。罗著注目于魏晋二百二十四年间...
宋远《楚辞校释》是作者毕数十年之功,覃思精研而成之著,于校勘、辨韵、辨字、明表达、明义蕴等,皆有深相发明之处。尤对《楚辞》中一些比较重要、且又历来纷争不已的问题,提出了足以服人的见解。当然推翻旧注并非易事。千百年来,究心于是者,何能尽数。所注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