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杜甫的《丹青引》分几段。第一段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这一段说曹霸的艺术家世,言其乃魏武帝曹操的后代。曹操的“英雄割据”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曹家仍然保存其艺术传统。诗的第二段说:“学书初学卫夫...
舒禾张大千画里画外听一位画画的朋友讲的,现代派画家马蒂斯说过:艺术不过是艺术家的一把安乐椅。处在“安乐椅”境界中的马蒂斯,我不大了解,倒是记得徐悲鸿当年曾不无挖苦地称之为“马踢死”。这个恶谑马蒂斯恐怕不知道。不过,假使马蒂斯的意思是指一种人生态度...
刘石面前摆着这本启功先生的新作,淡黄的封面上,一抹隐隐约约的远山,两行悠悠然然的飞雁,衬着作者自署的书名,四个秀美的烫金行楷,满眼给人的是恬淡与高雅,这真让人有理由猜测,书的封面的设计者事先一定是研究了书的内容的,因为当我一气读了书中收录的两百多...
唐湜呵,你峨嵋山下的少女,可穿行过多少平芜、城郭,涉渡过多少乱离的漩流,咬啃过多少苦涩的生命果?我是在你的梦之窗前面,凝望你早开的玫瑰花瓣,吮吸你早春智慧的果汁,从你的歌里尝最初的蜜榄!(台湾《葡萄园》诗刊)这是我前几年写给敬容的《读<盈盈...
文葆徐雪寒及其文集一个郁闷的暮春傍晚,我倚窗阅读巴金译的薇拉·妃格念尔《回忆录》第二卷《狱中二十年》。正看得出神,门道里传来了剥啄声。原来是对门老布尔兄,送来印行多日、颇难购得的《徐雪寒文集》。色泽浅淡的封面上只飘着两片六角形的雪花,倒能表现作者...
吕建福从《天·人·象》谈起八十年代以降,喧喧嚷嚷的文化比较大合唱演奏已近十个年头,似乎到了该“蓦然回首”的时候。但当我们真的回首观望,却茫然失措了。早在文化还“热”的时候,就有人发问:“中国文化到底在哪里?”针对许多抽象而空泛的争论,李泽厚先生曾...
章绍嗣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诗坛上曾兴起过一个影响不小的朗诵诗运动。这场运动肇始于抗战初期的武汉,是所有文学史著作共认的事实。但是这一运动从何时而起,许多史著语焉不详,一些文学史在记载上是错误的。如唐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说:“一九三八年十...
韦季刚《王统照文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中有几首旧体诗与陆游的几首几乎完全相同,现共录于下:王诗陆诗百疾二首寓规一百疾皆有源,百疾皆有始,虽愚犹自知。虽愚犹自知。惟其忽不念,惟其忽不念,所以悔莫追。所以悔莫追。微隙为无伤,微隙似...
柏元今年是“老柴”年。确切地说,今年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在中国,人们亲呢地把这位音乐家称为“老柴”。一个外国的艺术家得到如此亲呢的称呼,舍“老柴”外别无他人。也许因为从解放初开始,芭蕾舞剧《天鹅湖》几乎征服了整整一代人。...
梯姆我们搞写作者的最苦恼时刻是坐在一张白纸前写不出一个字来。文思枯竭,灵感不来,怎么苦想也没用。三十五年前,我去纽约的新学校(HewSchool)选了一门写作课,主要是想写小说给《纽约人》投稿。老师是老作家欧尼·赖特。他说,什么等待灵感不灵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