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亮杨绛先生新出回忆录散文集《将饮茶》(三联书店),表明“将”要“饮”的是“孟婆茶”。妙在“将饮”其未饮,亏得“将饮”还无须乎饮,作者还记得——她清醒地理解孟大姐的原则的坚定性,预先自觉地交出她记忆的珍藏。“将饮茶”体现的是记忆与遗忘的辩证统一...
王林毕加索里安·列京十九世纪以来,现代艺术家似乎面对着更为严厉的否定:德拉克罗瓦的作品数次被视为“绘画的虐杀”;印象派的称名是评论界对莫奈肆意嘲弄的结果;号称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生前默默无闻,当时的报纸攻击他不过是“一头用尾巴作画的驴子”;马蒂斯...
何光这本小书的出版,正好赶上它的作者——二十世纪的伟大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T·S·艾略特(T.S.Eliot,一八八八年一一九六五年)诞生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他荣获诺贝尔奖金四十周年。对这位誉满天下的人物,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一些重要诗作和文...
兰秀良关于义利关系的辩论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这时让我们听一听英国现代著名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对此的见解,是不无裨益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义利关系的探究,一个重要倾向就是注重义与利的区别。摩尔与此相反,他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强调义与利根...
邵鹏●最近,美国的管理学界兴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的热潮,一批富有批判色彩的论著相继问世,引起轰动,介绍新潮的录像带、录音带和上千个关于新管理的讲座形成了一股寻求优势的浪潮。一批企业文化的领袖人物宣称一场管理革命正在进行当中。这场管理革命是新的管理...
文以短为尚读到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卷首的一系列短文,令人高兴。倒不是因为作者中不少是名家高手,而是因为这些文章确实写得高明。不少书评文字喜欢长而繁(你刊在这方面比较突出——自然也不乏长的佳作),其实佳作不一定非长不可。象这些短文,不是也很能说明问题的...
《编后絮语》写了整整五年,一直是“自拉自唱”。偶或收到热心读者的来信,或奖饰,或批评,或持异说,或表赞同,也都只是收信人心里有数。而且因忙,因乱,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不少来信没有答复。这就更加成为“单程交通”,有违当初写《絮语》的原意。现在,对这一...
文楚安继《金斯伯格诗选:一九四七——一九八○》以及《嚎叫》新注释本出版后,金斯伯格的又一诗集《白色的尸衣》(WhifeShroud)今年出版了。这三本诗集印刷精美、考究,使这位五十年代已名噪一时的“垮掉一代”代表诗人的声名更加大振,这是颇耐人寻味...
如一散文之属,是置于床榻间作卧读的——至少我是如此。于是,常于一日劳顿之后的倦怠中得些乐趣。“总是珍惜你是人。你是过去,你是现在,你是未来。你是你。总是爱生命。也许生命如黑夜,你摸索着,摸索着,也许当你看到那光的刹那,也抓到另一个黑暗。如那刹那到...
袁毅平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在走自己的路,有时是走,有时是跑,有时又停下来回头看一看,作为一个中年摄影家,朱宪民现在将他二十多年来辛勤经营的成果——摄影作品选编成册,奉献给广大的读者,让大家通过这本摄影作品集,和他一起回过头来,看看他所走过的摄影艺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