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庆骆寒超是一位很有创造性思维的诗歌评论家,他的新著《中国现代诗歌论》尤其给我这种印象。这部书虽是由各自独立的诗人、流派和诗论共计九篇文章组成,但却在新诗发展的几个关节点上,概括了新诗的宏观规律并以意象为基本构成,以抒情方式为审美特征,对新诗作...
冯平模糊化与人类认识之缘可谓难解难分。然而,自科学取代宗教主掌认识神殿始,模糊性便被打入另册。人们被确定性的迷梦缠绕不休。科学,被认为是确定性的累积;“模糊”,被视作无知的标志。然而,当数学和科学的发展把人类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模糊”得到了哲...
翁寒松费孝通著作爱情或许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了。但在哲学家康德看来,婚姻不过是关于性器官的相互利用的法律协定。在文学家的笔下,草木皆有情致,而在哲学家的书中,连爱情也索然无味。哲学是灰色的,这或许就是世人对哲学的理解。然而这多少是一种...
殷小苓杨炼,这位目前可能是最富于思考力的青年诗人,给他的第一本诗集命名为“礼魂”。“礼魂”是屈原《九歌》终曲的标题,这首终曲的最后一句是:“长无绝兮终古”,意为对神的祀典终古不废。杨炼借用“礼魂”为题则直接关连到他对诗的见解。这个标题既暗示他的诗...
编辑在现代中国的遭遇,与历史上的相比有颇为不同的一面。过去,大多骂编辑是“书贾”,说他们克扣版税,没有眼力,积压稿件,诸如此类。当然有骂错的,但不论如何,还是有这样的事情存在。现代的编辑,在很长时期里被目为在文化战线实行“全面专政”的代表。于是,...
孟悦“走向世界”,这恐怕是最能激发中国人历史联想的主题之一了。不仅因为它明确暗示着“五四”和“新时期”这两个光明的历史瞬间,还因为它同时触动着我们民族的耻辱心和噩梦样的记忆,更何况,它和人们对未来的愿望也紧紧缠绕在一起。在这种复杂的联想里,《走向...
朱国宏重读《人口原理》马尔萨斯没有长眠,至少可以列举三个事实为证:一、举凡涉及人口问题,言必谈马尔萨斯及其《人口原理》;二、无论中外,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总为人口学者所津津乐道,虽褒贬不一,却绵亘至今;三、评价马尔萨斯在人口学说史上的地位问题,迄今仍...
阿巍今天看来,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比我们想象的,在细节上要复杂得多,而在整体上却又简单得多;同时人们不无迟疑地接受了那些不久前似乎还很荒谬的观念。这种现实性逐渐使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科学态度的更张,启迪富有兴味的思索。方励之先生不仅在理论天体物理学领域...
忻剑飞一九八五年深秋,乍寒还暖的时候,北京寄来一本新书:《起用一代新人》。作者李锐是一位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物。且不说他曾在一些重要岗位担任领导工作的资历和身临政治旋涡的经历,喜欢读书的人,或许都会从他那些发表的论著中认识他:他对彭德怀、张闻天以及田...
王依民正是清明时节。悲壮的“四五”运动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样的时候,我读完金春明的《“文化大革命”论析》,不由得百感交集。十年恶梦般的内乱,紧接着近十年步履维艰而又步伐坚定的前进,中华民族经过了一段奇特的历史。但是,十年内乱并不是虚幻的梦,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