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00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谷一
  • 新雷第一声
  • 宋家园
  • 骆雪
  • 谢汝茉
  • 孟冰

董鼎山丁聪五六年前,我在纽约一个文艺酒会中与伯纳·马拉默德初遇。谈话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对中国短篇小说作家的“艳羡”。我告诉他一些他的作品(特别是短篇小说《魔桶》)中译本在中国受读者欢迎的情况。他向我询问中国作家所受的待遇。我说短篇小说特别吃香...

浏览全文 阅读(15927)

陈力川一种文学观或批评观是怎样确立的?它们与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什么联系?意识形态的转变如何作用于文学观和批评观的转变?这的确是呼唤我们深思的问题。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方面看,西方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文学观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典主义文学观...

浏览全文 阅读(15876)
也谈墨辨沉沦的原因 2023-11-09 08:48

遵信同志:看了您在《读书》今年一月号上《<墨辨>的沉沦和<名理探>的翻译》一文,触发了不少想法,想和您商谈并请教;所以题目的副题叫“和遵信同志对话”。有对话、有讨论,学术才能活跃,问题才能深入。我想您一定会乐于进行对话和讨...

浏览全文 阅读(15885)
莫言的意义 2023-11-09 08:48

李洁非张陵近来,常听文学界朋友们用“似与不似之间”来描述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觉得并非没有道理。但这种说法同时又可能会造成一种误解——好象莫言的小说主要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理想的认同与复归。在我们看来,目前也许还很少有作家能够这样相对完整地营造出自己的...

浏览全文 阅读(15910)
探求美而完善的精神 2023-11-09 08:48

张隆溪丁聪怀念朱光潜先生我最早知道朱光潜先生的名字,是一九七○年前后读先生所著《西方美学史》。那正是所谓“文化革命”当中,一切学术文化都在遭受极野蛮的摧残,此书谈“美”而且专论“西方”,自然在被焚被禁之列。在那艰难的岁月,一切正直的人无不对我们这...

浏览全文 阅读(15867)
《潘汉年文集》序 2023-11-09 08:48

李一氓今天我们知道的潘汉年,不能算是一个文学家,因为文学对他一生的历史命运并不是很重要的。但他早年曾投身于这一事业。如在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的《觉悟》中,在张东荪主编的《时事新报》的《学灯》中,曾发表诗作。后来又在南昌编国民革命军的《革命军日...

浏览全文 阅读(15884)

王晴佳对于西方历史学家来说,二十世纪的到来伴随着许多的烦恼和困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上尚未安定的“世纪末”的恐慌,仿佛中断了西方历史的发展。面对过去,历史学家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自信乐观,而瞻望未来,更是忧心仲忡。历史本身的复杂多变,造成历史...

浏览全文 阅读(15850)

罗竹风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科学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对周边各国影响最大。至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等四大发明,架起了人类从洪荒时代到古代文明发展的桥梁,奠定向更高层过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全人类的贡献尤其大。这的确是伟大的、不朽的业...

浏览全文 阅读(15853)
宽容之道 2023-11-09 08:48

陈奎德陈佳德陈言亦有新意这些年来,在精神领域中,时有某些现象令人颇费思量。其中之一,就是曾在近百年中广泛流行并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一些思潮,在销声匿迹了多年之后又破土而出,扮演起崭新的角色,并受到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与青睐。自然,对这种旧戏新唱的现象,有...

浏览全文 阅读(15885)
文化气氛和文化开放 2023-11-09 08:48

近几个月,遵照中央书记处对出版工作进行讨论时所作的指示,许多部门的同志正在就如何加强和改善我们的出版工作跟各方面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出版工作的决定发布以来,我们的整个出版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做了很多有利于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浏览全文 阅读(1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