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49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独玫瑰
  • 林沐风
  • 小南山
  • 龙富金
  • 岚若西谷
  • 九满
两位教师的功与过 2023-11-09 08:48

陆建德不久前阅读旅美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三部曲中译本《战时梦》《中学史》《织梦人》,印象较深的是第二卷。作者年幼时加入基督教会,教名詹姆斯·恩古吉,一九六九年改用现名,后来变成部落和族裔认同的提倡者,用他自己的族群语言吉库尤语创作。...

浏览全文 阅读(27966)

肖峰汤因比在晚年曾经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国家,而是中国。”这句话并非一时兴起之言,而是汤因比系统中国观的表现之一。这位历史学大师著作等身,以中国为主题的专著却是寥寥。若要追溯他中国观的演变,除了检视他散落在著作和言...

浏览全文 阅读(27994)
谦虚使人类进步 2023-11-09 08:48

蔡昉总体来说,人类过于习惯于对自身取得的成就盲目樂观,或者表现出对物质财富增长的沾沾自喜,而不顾南北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人群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或者秉持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与自负,而不顾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危机的日益逼近。不过,如果...

浏览全文 阅读(27986)
社科城头大王旗 2023-11-09 08:48

许准对于国内知识界乃至社会大众,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是一个特别的热点事件。除开大家出于爱国和民族感情而期待国人获得大奖的热情之外,还有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整体对于科学的信赖和追求。因为如大家所知,诺贝尔奖从开设之初,就与自然科学界的诸多重大发现联...

浏览全文 阅读(27980)
被“置换”的梅兰芳 2023-11-09 08:48

旅美华裔学者田民的英文专著《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国际舞台:定位与置换的中国戏剧》以梅兰芳一九一九年、一九二四年的两次访日、一九三五年访美访苏为考察对象,数年前就已问世英文版。七年来,国内的梅兰芳海外公演研究尽管也有颇多推进,但迄今为止,田民的著作还仍...

浏览全文 阅读(28036)

王晴佳虽然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史作为一个历史书写的流派已经席卷全球,但从一个人的视角写作全球史的学者还不多见。坦白地说,如果我十年前问夏德明(那时他还在美国杜克大学任教),他以朱宗元为题、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是否能写成一部全球史,我...

浏览全文 阅读(28090)

被称为“当代美国城市史奠基者”的阿瑟·施莱辛格(ArthurM.Schlesinger)在《城市的兴起:一八七八至一八九八年》(ArthurMeierSchlesinger,TheRiseofThecity,1878-1898)扉页上意味深长地引...

浏览全文 阅读(27979)
走近朱舜水 2023-11-09 08:48

韩东育朱舜水是个奇人。这不光是因为其绝处求生的本领,能让他在反清复明运动中有惊无险地穿梭于舟山、日本、安南十五载,更在于他一路走来一路光焰,俯仰欬唾悉如舜典,以至于撒手尘寰后竟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圀作为唯一的外人宾师葬入自家墓地,还为其亲泐碑名!像他...

浏览全文 阅读(28035)
乌合之众? 2023-11-09 08:48

高毅近年来,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邦(charles-MarieGustaveLeBon,1841-1931。“勒邦”是旧译,现流行译法是“勒庞”,但窃以为这个译法不仅发音上有偏,而且跟法国当今极右派领袖LePen的中文译名相冲,故不足取)的《群体...

浏览全文 阅读(28095)

蒋晖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非洲反殖独立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有相同的性质,但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经验为思考非洲种种现实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如果将中国的反帝和非洲的反殖斗争进行...

浏览全文 阅读(2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