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74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香灵儿
  • 落红飘雪
  • 宁星
  • 南山2020
  • 芳踪
中西文化接触二三事 2023-11-09 08:48

叶邨近来讨论中西文化关系问题,多侧重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给西方的影响这一方面。这样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就难免失诸片面,其实,若能从后一角度观察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位置,或许能看得更全面些。德国人利奇温所著《十八世纪中国与...

浏览全文 阅读(20138)
名教的破灭 2023-11-09 08:48

阎步克近来,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日被重视,这是很有意义的。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是轻智术而重人伦。古希腊有所谓“智者”,以雄辩和机智取胜。而古中国却以“圣贤”为最高人格。“白马非马”一类名辨,被视为末流小道。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人伦”经“天人感应...

浏览全文 阅读(20113)

邹平最近看到一本好书,就是半塘老人任中敏二北先生的新著《优语集》,——说是新著,其实编好已经二十年,只是最近才印出来罢了。二北先生对唐宋词曲戏剧的研究用力之勤,收获之丰,久为学术界所公认,不用我来赞颂,我于此道是门外汉,要赞颂也赞颂不出个所以然来...

浏览全文 阅读(20087)
浅尝甘苦话译事 2023-11-09 08:48

陈敬容我国古人有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些话当然不是指翻译说的,但关于文学翻译,似乎也不妨借用一一文学作品的翻译难道不也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一种再创作吗!作家在进入紧张的创作劳动之际,往往会达到专心凝神,忘物忘我的境地,以至于对远远近近的...

浏览全文 阅读(20105)
星水微茫忆《水星》 2023-11-09 08:48

卞之琳正餐与茶点作用不同,人也各有所偏好。当年《文学季刊》(一九三四年起,出了六期)《水星》月刊(一九三四年十月起,出了九期,算是一卷半),也就象大餐与小点心。前者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文学杂志,开当前全国例如《收获》一类大型文学刊物的先河。曹禺的五幕...

浏览全文 阅读(20098)
舍己耘人 2023-11-09 08:48

徐志啸陈子展教授的《诗经直解》(上海古籍版),与当今同类著作相比,有几个特点。一是体例全面完整。《直解》既有原诗,也有译诗;既有词义解释、音读,也有诗章的内容提要(“章指”)和韵读;既有全诗的诗旨题解(“今按”),也附有每首诗的“毛诗序”;体例如...

浏览全文 阅读(20055)
黄侃的手稿 2023-11-09 08:48

萱黄侃先生对于先秦古籍的研究,功力颇深。他的《手批白文十三经》系一部手稿,内容包括断句和校勘。最近出版的本子(复旦大学出版社版),系以商务一九一四年排印本为底本,朱墨套色影印出版。他的白文本全加圈点,并勘误补阙,其于异文及与旧读有异之处,均用符识...

浏览全文 阅读(20066)
《忏悔录》的直笔 2023-11-09 08:48

高明强写历史贵直笔实录,写自传亦然。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远比写别人的传记来得难,唯其如此,也就益发显得可贵。卢梭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忏悔录》(人民文学版)中,他...

浏览全文 阅读(20092)
李渔的幽默观 2023-11-09 08:48

姜云生自从曹聚仁氏从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节选出《李笠翁曲话》付梓印行后,五十多年间出版过好几种版本了。近读陈多的注释本(湖南人民版),觉得李渔的幽默观颇可借鉴。一部文艺作品,倘若毫无幽默感,必将成为刻板乏味令人生厌的东西。这就是李渔所谓“文字佳,...

浏览全文 阅读(20082)
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 2023-11-09 08:48

默斋杨公骥先生所著《中国文学》(第一分册)一书初版于五十年代,最近又已重新印行。这次重印,基本上保留了旧有面貌。尽管如此,今天读来,仍能使人得到不少有益的启迪。一部文学史著作,除了评述一定时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作家、流派及代表作品外,更重要的任...

浏览全文 阅读(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