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然《刘伯承回忆录》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品格:“勉作布尔塞维克”一九四二年,刘伯承同志在五十寿诞“自铭”中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说有一点成就,那就是党和毛主席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象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自铭”的最末一句是“勉...
去年十二月号《读书》曾发表拙作《谈谈古代罗马的“书籍”、“出版”事业》。一年于兹,据《读书》编者告知,尽管论题较僻,也有一些读者关心这类一、二千年前的异域文化问题,并有所质疑,因就所提问题再撰本文。古典古代的所谓“书”,是把作品写在纸草纸粘合而成...
林辰叶圣老审阅鲁迅著作注释稿述例径启者:嘱看《彷徨》注释稿已经看完,今将鄙见之记录十六纸寄上。仍如以前几回所说,未必都对,务恳斟酌采纳。收到之后,请赐一复信,俾得放心。叶圣陶启七月十四日下午叶圣陶先生此信写于一九七六年,是给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
王永湘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担任《四库全书》总编辑,因为在“送呈御览”的书里有漏校的地方,曾多次被乾隆皇帝申斥罚俸。不管纪晓岚的漏校是出于有心还是出于无意,也不管《四库全书》还存在着多少疏漏,但是,在“送呈御览”的书里发现了错误,总编辑就要被...
钱锺书考古学提倡发掘坟墓以后,好多古代死人的朽骨遗物都暴露了;现代文学成为专科研究以后,好多未死的作者的将朽或已朽的作品也被发掘而暴露了。被发掘的喜悦使我们这些人忽视了被暴露的危险,不想到作品的埋没往往保全了作者的虚名。假如作者本人踊跃参加了发掘...
全慰天潘光旦《优生原理》读后潘光旦先生是中国最早的著名优生学家,年轻时曾在美国学习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优生学、人类学等。一九二六年回国后,他先后在上海光华大学、北平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长期从事有关优生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直到全国解放为...
冯统纳兰性德和《饮水词》纳兰性德(一六五四——一六八五)是清初的重要词家之一,王国维诩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虽不免偏爱,也可见影响之一斑。夏承焘先生以为“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他的令词,是五代李煜、北宋晏几道以来一位名作...
《读书》从明年起,在版本、定价上将略作调整,在邮局即将办理本刊明年的预订之际,谨先敬告读者。《读书》原用书籍纸印刷,大三十二开本,每期160面,定价0.37元,一般低于同类的书刊。由于《读书》印数一般大于书籍,如果仍用这种开本,在印书籍的平版印刷...
林言椒等史学工作者座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学习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大群众都在热情洋溢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这中间,胡绳同志的近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特别引起大家的注意,认为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好...
马连儒选自《谢觉哉日记》谢觉哉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一起,当年被人们誉为“延安五老”。这五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已离开了人世。每当我们提到他们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怀念和敬仰之情。他们的著述,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献价值,而且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