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启汉《读书》一九八○年十二月号刊载徐景祥同志的《“停年格”,与终身制》一文中说:“他们——指资产阶级——的原则是:不管你资历如何,只要你卓有才能,年富力强,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利益就选用。对政府的总理和国家的总统也是这样。例如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陈炳熙在刊物上经常发表一点有关生物知识的小品文字,读者是非常欢迎的。在这方面,现在已做出可喜的成绩。但读了一九八○年第三辑《文化与生活》中所载的两篇这类文章,却觉得情况恰恰相反。一篇是《罕见的大蜥蜴》。文章说:“大蜥蜴又名鬣蜥,……它是生活在海洋...
关文修创作者必须热爱读书。高尔基把书比作从黑暗攀登到光明的梯子。在给契诃夫的信里,他说:当他读罢一本好书,被深深地激动着,曾经象野蛮人那样把书页对着阳光察看,想找到它感人魅力的奥秘。而契诃夫,在读过莱蒙托夫的《塔曼》之后,写信给友人说:他竟然写得...
曹济平近阅清赵翼《陔余丛考》,其中卷三十九有一则“御沟流叶凡四见”的札记。这篇读书札记胪列了“红叶题诗”的几种不同说法,虽不免失之琐细,但能综贯异说,作为研究资料,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从这里使我想起在学术研究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即在某一个学术问...
莫志恒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叶灵凤这位装帧美术工作者在一九三○年左右为光华书局和现代书局的出版物画了不少封面,如期刊:《幻洲》、《现代》,单行本:《灵凤小品集》、《兰生弟的日记》、《天竹》、《哈尔次山旅行记》和《恋爱病患者》等等。他也设计绘制了一些...
一九四六年,我在琉璃厂通学斋古书店工作,那年我二十四岁。那时书店经常向各大学求售书籍,我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送几次书。有一次我挟着书来到清华大学国文系,碰见一位身材不高、目光炯炯的中年人,他微笑着对我说:“你送书来了?”接着他翻看我送去...
李霁野前些天吴泰昌同志来谈天,谈到学习兴趣问题,他问我为什么学习文学呢?我突然想到“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话,觉得这倒是个恰当的比喻,可以说明我同文学的“姻缘”,我同一些文学书籍的关系。我上私塾读了点书之后,塾师鼓励我读《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虽然...
忍言蒋和森和他的《红楼梦论稿》蒋和森,笔者早就认识,但我们过去却未曾谋面,只是因为读了他的《红楼梦论稿》,钦羡不已,一直把他视为一位“神交”。笔者这样喜欢《论稿》,是不是一种“偏爱”?对这件事自己也一直狐疑不定。但最近听说,“文化革命”的时候,这...
《三十年代》(TheThirties),爱德蒙·威尔逊(EdmundWilson)著,里昂·埃代尔(LeonEdel)编辑及作序,755页,纽约发拉、斯特劳斯及吉罗书店出版,17.50美元。爱德蒙·威尔逊是现代美国的一位卓有盛名的文学批评家,但是...
泾人最近,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该刊选择的美国一九八○年最佳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各五本。小说类中有托玛斯·伯杰(ThomasBerger)的超现实主义的喜剧作品《邻居》(Neighbours)。小说的主人公厄尔·基斯和妻子埃妮德住在远郊富人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