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来苏轼有首五言诗,是写给他的两个侄子的,诗的开头四句为: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诗有多联,清人王文诰在其辑注的《苏轼诗集》卷三0《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这首诗下施以按语说:“起四句该通篇之意。”王文诰的理解准确,的确这四...
一九一七年,杜尚将一个现成品小便池取名为《泉》来当作自己的作品。这种做法似乎破除了艺术创作的技法门槛和艺术观赏的审美门槛,既解放了艺术家,又解放了观众。杜尚赋予艺术家和观众同等重要性,甚至说“观众创造了绘画”,“观看者形成了美术馆”([法]皮埃尔...
彭锋“《小列女》,面如恨,刻削为容仪,不尽生气。”这是传为顾恺之画论中的一句话,不知多少人读过,也不知自己读了多少遍,都是不求甚解,想来真是惭愧。不知道是谁最初做了这樣的句读,我读的是俞剑华先生校点的文本。按照俞先生的解释,“列女”指的是诸女子,...
刘涛古代贫家子弟习字无纸笔可用,甚至一些官宦之家也缺纸少笔。为了习字,古人再穷也有办法。手指为笔,手掌为纸。齐高帝萧道成原是刘宋镇军将军,生活节俭,居处甚贫。第五子萧晔好学,家里无纸可用,无笔可使,常以手指空中划字,亦以手指为笔,手掌为纸,画掌学...
李英飞法国人似乎向来就有写作短小精悍之作的传统,但是布鲁诺·卡尔桑提(BrunoKarsenti)于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这本《莫斯与总体性社会事实》简练到足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只是一本研究马塞尔·莫斯学术思想的著作。事实上,这本小书在出版伊始便可奠...
贺伟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卷上《阙题杂诗丛钞》有《阙题三首》,其中一首为:“露湿吟贤(声)重,风飘舞袖轻。与披(?)花共色,别树鸟同声。”(中华书局二000年版,210页)《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法云寺”:“寺北有侍中尚书令临淮王或宅……以入...
杜华二0一七年三月,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应北京大学“大讲堂”讲学计划的邀请,就奴隶制、废奴运动、内战与重建等主题做了四场学术讲座。王希教授将其译为中文,并收录数篇相关文章,辑为《十九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一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方纳一直站...
刘宁韩愈的《师说》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篇文字。宋元明清近一千年间,它几乎入选了所有重要的古文选本。二十世纪以来,时代巨变,许多以往家弦户诵的古文篇章,都退出了公众视野,但《师说》受到的关注从未减弱。在近百年的中学课本中,它始终是必选篇...
朱万章冯其庸和叶君选编著的《吴梅村年谱》,于吴氏诗词、交游、行迹、书画等无不考订翔实,无论就史料的梳理,还是史实的考据,于历来研究吴梅村者,均无出其右。但唯独于吴氏画像,则鲜有涉及。今读《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
洪作稼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年近七十岁的富特文格勒遽归道山,与赫伯特-冯-卡拉扬交谊甚厚的知情者立刻告诉他:“国王已去,长命的帝王啊!”只要一谈起柏林爱乐乐团,很容易就勾起卡拉扬对这段往事的回忆。卡拉扬觑视柏林爱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他曾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