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279 次
音乐列表
◎周新民杨庆祥在现场,新伤痕,怎么办?——杨庆祥访谈录◎周新民杨庆祥周新民:我注意到你的文学批评之路始于关于路遥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有较大的不同,返回1980年代的文学现场是最大的亮点。能谈谈研究路遥的初衷是什么吗?为何选...
◎朱燕玲从版权角度看文学期刊生存的困境◎朱燕玲一、新媒体时代报刊版权面临新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享有极高的地位,哺育了无数精神饥渴的中国人。但九十年代之后,文学期刊的地位逐渐下降,随着它承载的内容主体——纯文学作品在社会上从神坛步入日...
◎刘加民民间故事传播的时代适应性——以《坏才刘克学的故事》为例◎刘加民“机智人物故事”是民间故事的一个类型,20世纪80年代由祁连休先生提出并引起学界的普遍认可和关注。这类故事充满草根智慧,重视情节技巧,语言轻松活泼,洋溢着乡土气息,在各个民族的...
◎黄兵泰国动物灵怪电影的叙事成因与文化诉求◎黄兵世纪之交崛起的泰国新电影,一方面以面向欧美电影节的小众艺术片赢得声誉,另一方面以颇具规模的商业类型片占领市场,这里主要探讨作为泰国恐怖片之亚类型的动物灵怪电影的叙事成因及独特的文化诉求。一、泰国动物...
◎刘云飞黄献文“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论知青影视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刘云飞黄献文任何人都会以自己或自己那一代作为其创作的起点和终点,知青影视也不例外。投射到影视镜像中,知青群体永远占据着银幕的中心位置,而非知青群体则被挤压到银幕边缘,不论是作为陪...
◎卢伟“性别”与“身体”:日本二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卢伟主持人语:东方电影史上曾出现了像黑泽明、小津安二郎、雷伊、费穆、阿巴斯、林权泽等一批世界级的导演,诞生了像《罗生门》《东京物语》《24只眼睛》《楢山节考》《小城之春》《城南旧事》《流浪者》《...
◎方岩多维视野中的批评建构◎方岩一刘大先曾在一篇自序中自述“批评前史”:“我之前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硕士读文艺学,博士攻读现代文学,因为工作的关系颇多着力于少数民族文化,在游学中又对比较文学和社会学多所用力。虽然都在‘文学’这个笼统的范围之中,...
◎李宏伟从常人中收回自己——刘大先印象记◎李宏伟四年前,在嗜好莳花弄草的朋友饶翔家里,第一次见到刘大先。我们几个人在饶翔那以素洁温馨闻名于京城的客厅嗑瓜子、打牌、大笑,门开处,一男子挺着一身健硕的肌肉走进来,脸型方正、面容温和、目光锋利,尽管一望...
◎刘大先贞下起元——我的批评之路◎刘大先【青骑士档案·刘大先】刘大先,1978年10月生于安徽六安,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访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少数民族文学、文艺...
◎陈怡含论於可训的文学批评◎陈怡含於可训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批评活动肇始于80年代,贯穿整个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一、“开放与坚守”——圆融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论80年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高涨,批评家们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