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27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断翼孤蝉
  • 爱农
  • 孟冰
  • 落红飘雪
  • 胡谈
  • 牧雪吹箫

◎陈怡含於可训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於可训教授访谈录◎陈怡含於可训一、文学批评陈怡含(以下简称陈):於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有这个珍贵的机会采访您。前一段时间,《三联生活周刊》在报道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文革”的残酷岁月中,如何...

浏览全文 阅读(27436)

◎张炜那根命运的手指——关于半岛文化◎张炜半岛文化印象讲到胶东半岛的文化,只能谈点印象。它作为一个概念,从学术层面诠释起来很难,这里只是随便一说。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论证的命题。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胶东不仅不例外,而且特点极为鲜明。它...

浏览全文 阅读(27425)

◎肖楚楚代际视野中的《人民的名义》◎肖楚楚《人民的名义》一经开播,收视率就不断飙升,长时间内稳居第一,送审样片的泄露不仅没有影响这部剧的收视,反而自带话题推升了该剧的收视热潮。历经五十余家公司先后撤资的主创方,即使对剧本、编剧、导演都充满信心,兴...

浏览全文 阅读(27434)

◎郭梅冯尤反腐怎能让女人走开?——试析《人民的名义》中的女性形象◎郭梅冯尤近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6.69的收视率在湖南卫视完美收官,成为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这部“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普通观众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

浏览全文 阅读(27445)

◎吴卫华反思《人民的名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吴卫华现实题材的反腐电视剧暌违多年,《人民的名义》似乎是横空出世,在电视荧屏上迅速蹿红。与其说这是一部反腐剧,毋宁说这是一部全景式观照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创作,其异乎寻常的“火爆”,再次证明我们的文艺创作...

浏览全文 阅读(27418)

◎刘志富《人民的名义》中的高频热词与语篇构建◎刘志富《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周梅森以一个文学在场者的身份,站在这个大时代的前列,以犀利的笔触“大尺度”逼近当下反腐的现实。作者以“人民”的视角审视现实,构建了一幅涵盖了高官、市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色人...

浏览全文 阅读(27391)

◎刘月新《人民的名义》的叙事症候分析——以侯亮平形象为例◎刘月新主持人语:《人民的名义》成为一部现象级的作品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该剧题材契合了近年来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彰显了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引导下,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所发...

浏览全文 阅读(27368)

◎陈旭光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批评问题断想◎陈旭光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最高形态之一,是艺术鉴赏与接受的深化和学理化,也是艺术生产和艺术创造的重要环节。关于艺术批评的理论是艺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批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意义。电影批评是艺术批评...

浏览全文 阅读(27352)

◎何敏燕东亚鲁迅研究的历史与成因◎何敏燕“东亚鲁迅”这一命名,从地缘意义上说,是指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的鲁迅研究,包括各国学术界之间关于鲁迅研究成果的对话与交流,以及鲁迅思想在日本和韩国的文学旅行与本土化。本论文在梳理大量学术资料的基础上,对“东...

浏览全文 阅读(27393)

◎曹珊东亚学者论“日本鲁迅研究”◎曹珊自1909年《日本及日本人》杂志对鲁迅兄弟最初的文学活动进行介绍以来,日本学界对鲁迅本人的介绍及其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正所谓“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独自历史传统的文化和文学的国家,像...

浏览全文 阅读(2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