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703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龙富金
  • 九满
  • _、冰帝
  • 谷一
  • 孤树
  • 宁星

天目山,深藏于大山深处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距离弥渡县城30公里,距离寅街镇镇政府20公里。1949年初,弥渡地下党组织派党员奎兆祥、杨德到天目和铁柱两区开展工作,发展“民青”成员,经过秘密工作,共发展农抗会员1100多人,妇女会300多人,建立了近...

浏览全文 阅读(98491)
夏游天生桥 2018-11-04 17:05

炎炎夏阳,滚滚热浪。在酷暑难耐的夏日双休日,邀朋约友,驾驶自家车,一路欢歌,驶向避暑胜地——天生桥。天生桥位于距弥渡县城城东约4公里的山谷中,两山峡谷,曲径通幽,峡谷深处,东西峙壁矗立。遥望天生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浑,笑傲尘世,自有一种雄壮,一种...

浏览全文 阅读(119965)

每当提起弥渡县红岩(当地方言读ái)这个地方,就不由想起“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这句古老民谚,内心就涌动着一股温暖的乡情。许多人都喜欢夸自己的家乡,但夸赞红岩这个地方不必添枝加叶夸大其词,它古老悠久的历史就足以令人由衷赞叹。红岩古称...

浏览全文 阅读(108293)
弥城老街 2018-10-26 16:53

弥城老街展现出的是原汁原味的地域人文风情,传承着历史的积淀,展示着当今的风采。当我从文笔路踏入古朴的朝阳门进入前街,仿佛闯入一个跨越时空的世界。白墙青瓦斜屋面,典型的滇西汉族民居风格,怡然自得。漫步于麻石板铺就的街道,隐约还可以听到宅门后的家长里...

浏览全文 阅读(84196)
魅力弥渡 2018-10-15 16:56

到了弥渡你就会知道,广泛流传于云南境内的“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到了红岩不想回来”这一古老民谚,恰如其分实至名归道出弥渡风土人情,人文景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多彩而驳杂绚丽,正是这些驳杂绚丽的别样风华,组合了弥渡的丰饶与厚实。“世外桃园”看雾本。雾...

浏览全文 阅读(105748)
往事 2018-10-09 15:53

一我出生在一个青山绿水自然生态极好的靠山村,有山、有水、有田野,国道214线从家门前通过,公路的西边则是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的大坝子,家距县城7公里。这样的零距离与自然相处造就了我一颗善良、淳朴、率真的心。我在家中是老小,“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浏览全文 阅读(91143)

在海拔2394米的弥渡牛街彝族乡牛街河上游段哀牢山峡谷中,镶嵌着一颗哀牢明珠“仙女湖”。据传说,在这里还是一汪碧水的远古年代,每到月圆星稀的夜晚或是烟雨迷蒙的日子,天上的仙女就会来到湖中沐浴,因此而得名“仙女湖”。自1969年来,经40多年间3次...

浏览全文 阅读(89956)
密祉古桂 2018-10-04 19:27

小河淌水天籁音,密祉古桂世无双。在弥渡县密祉境内太极山的桂花箐内,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桂花树,据林业部门推算,树龄已达1700多年。它的主干,4个成年男子合围还有点困难,千年古桂花树挺拔伟岸,它枝叶茂密,高数十米,直插天空。蓝天白云下,青山碧水间,历...

浏览全文 阅读(90206)

这是一个喜庆且值得要记住的日子2018年8月3日这个日子已经等待许久了金刚新村民族团结打歌场上喜迁新居暨首届彝族文化节在这里举行广场成了打歌狂欢的海洋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啊跳起的灰尘做得药党的富民政策小甲板村、格者村68户彝族人家迁出大山组建成...

浏览全文 阅读(89618)
山水朵祜 2018-10-04 14:21

在弥渡朵祜这个大山深处的彝族山寨里畅游,尽情观赏一场由青山绿水组成的盛大天然画卷。一切的烦躁、苦恼,都会被这里安静的美、翠玉般的美、原生态的美所感化。如同一路波澜不惊的朵祜河水,至此忽然变得如此温柔缠绵,迂回曲折,恋恋地缠绕成一个宽阔的臂弯,像慈...

浏览全文 阅读(8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