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702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周健
  • 南山2020
  • 蔚青
  • 落红飘雪
  • 九满
  • 孤树
又到正月闹花灯 2012-01-30 12:59

弥渡花灯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到正月闹花灯弥渡有花灯之乡的美誉。弥渡花灯因其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具有的宗教、民俗、艺术、社会的杰出价值,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浏览全文 阅读(78980)

弥渡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沃土上生息繁衍,到战国早期,今弥渡地域内已有较为广泛的人类活动,属于“耕田,有邑集”的农耕民族,境内现存有多处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遗址和出土的战国铜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弥渡各族人民创...

浏览全文 阅读(95212)
有趣的方言 2011-12-06 00:04

弥渡有许许多多的奇闻轶事,也有很多让人捧腹的方言,让人目不暇接,耳闻能详。其中有一句地道的正宗的弥渡方言很有意思。过去,弥渡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地方遇到人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格吃了”。被问的人一般都会回答:“吃了“。这一问一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浏览全文 阅读(95198)
腻虫 2011-12-05 23:56

“类似我们这样的乡科级,算不上蛀虫,但可以算腻虫(腻虫:方言。学名:芽虫)。”一个乡镇书记的酒后真言。在形形色色的官位中,科局长放入当今庞大的官场内,就如浩瀚的宇宙空间的一粒尘埃,即使用哈勃望远镜也难觅踪迹,但是在县级,这个位置是炙手可热的,一屁...

浏览全文 阅读(95966)

茶马古道是“文明文化传播古道;商品交换渠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徙走廊;佛教东进之路;旅游探险之路;国家信息传递驿道。”弥渡地处进入滇西、滇西北的门户,自古就是连接滇西、滇西北交通的要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条古老的商道从四川进云南,由姚安过白...

浏览全文 阅读(89119)
道顶山佛地太极顶 2011-12-02 00:09

古往今来,太极顶以它久远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美妙的传说、动人的故事,神奇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人的目光,人们慕名争相前往,一饱眼福、涤荡心灵、留下足迹。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上苍在密祉这个地方撒下一把热土,形成13峰分脉,12溪分流的太极顶;倾倒一碗琼...

浏览全文 阅读(88728)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句流传了千年的民间俗语,在云南无人不知。古往今来,无论是阳春白雪的墨客骚人,还是满身泥土味的下里巴人,无不展开联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空间。而如今,弥渡人把这句俗语作为宣传弥渡的名片,招商引资的广告语出现在众多的媒体里,冲击着...

浏览全文 阅读(87804)
闲极无聊 2010-09-03 09:39

今天,无聊之极随手翻了过去的随记日记,翻到一则网上《西游记》关于师徒四人你愿嫁给谁的调查。在被调查的98名MM中,老猪74票,沙和尚14票,孙猴子10票,帅哥小唐无人问津。这时,我又想起一则关于《红楼梦》中你愿意娶谁的网上调查。谁都没有想到,事不...

浏览全文 阅读(95395)

弥渡素有文献名邦之誉。民歌之乡、花灯之乡的名声在全国很有知名度,天籁之音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唱响奥运,响彻环宇。在科举时代,弥渡有过六科六亚元的风光,震惊朝野。而最有名的则是清代的龚勃、师范、谷际岐、李彪,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浓重的墨迹。新中国...

浏览全文 阅读(9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