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乡土人文版)
《读者·乡土人文版》是2000年1月创刊的期刊,前身是《读者》(乡村版)。《读者·乡土人文版》是一本乡土综合性文化刊物,前身为《读者》(乡村版),于2000年1月创刊,是《读者》旗下的第一份子杂志,现与《读者·原创版》、《读者欣赏》一同构成读者系列刊群。从2006年第1期开始,《读者》(乡村版)更名改版为《读者·乡土人文版》,并对杂志原有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和扩充。2006年7月杂志内文由最初的双色印刷改为全彩印刷。2009年第1期,《读者·乡土人文版》再次扩版,杂志开本由原来的16开放大至大16开,
文集访问量: 4667 次
音乐列表
文/田一洁你们好好过日子文/田一洁有一年,我在老家休假,就我和我妈两个人在家。那时我二十四岁,我认为自己正值青春大好的年纪,而她则觉得我是个老姑娘了,随时准备“清仓处理”。开门三件事:催婚,催婚,催婚。不论说什么话题,她都能把话题过渡到我的终身大...
文/朱天衣图/沈骋宇四季桂文/朱天衣图/沈骋宇中国人有个习惯,生养了女儿,便在地里埋上一瓮酒,待女儿出嫁时把酒瓮挖出来,是为“女儿红”;若不幸女孩早夭,这出土的酒便为“花凋”;也有地方生养一个女儿便植一株桂。父亲没帮我们存“女儿红”,却不知有意还...
文/吕方苍山人的上海滩文/吕方傍晚,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周勤坐在丈夫王正魁的电动车后座上,举头看天。天空中没有月亮。在这座城市里,无法用月亮和星光辨别天气的阴晴,各种各样的灯光把夜空映衬得五彩斑斓。那种像黑绸缎一样的夜空,只有家乡才会有。沪漂周...
文/刘亮程图/廖新生老根底儿文/刘亮程图/廖新生在东刮西刮的风和明明暗暗的日月中,我们看见他们上辈人留下的茬头,像一根断开的长绳一头找到了另一头。我们握住他们从黑暗中伸过来的手,接住他们从地底下喘上来的气,从满院子的旧东西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新生...
致读者亲爱的读者:您好!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或许有些意外。没错,这是读者期刊出版中心全体期刊成员给您的一份秋日问候。您或许是我们其中某份杂志的老读者,或许只是一位偶然邂逅的新朋友,无论怎样,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在这里,衷心地感谢...
文/殳俏软心记文/殳俏朋友写煮得软到恰到好处的东西,有“汤里的冬瓜,无论是鸡汤还是鸭汤,炖到好处,似有似无,几近雾里看花”。脑海里立刻呈现出的,倒不是他所描绘的冬瓜鸡汤或冬瓜鸭汤,而是家里经常做的火腿冬瓜汤。将火腿切片放到汤里,与冬瓜同炖,所得成...
文/凌小会张宇:游走在艺术与烟火之间文/凌小会证明了一切。张家的每一代传人都有一颗无惧之心:无惧挑战父辈,也无惧被别人挑战。张氏家族不惮将“泥人张”的制作方法向愿意学习的人传授,所以,这并不是秘不外传的技艺。其实,从“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开始,...
文、图/吴俊松三十年的坚守文、图/吴俊松50岁的熊朝贵,是云南省文山州上瓦漫村么龙小学的校长,因为身高只有1.38米,被人们称为“袖珍老师”。1985年,他回到贫困的乡村办学,帮助家乡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并用近30年的坚守,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迁。在...
文/廖保平图/喻梁唐朝的地产商和房奴文/廖保平图/喻梁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古代市井的繁华景象,其中画到了城市中的房地产市场:一户人家正在建造房子,这套临街的房屋,建成后很可能作为商铺出租出去。房地产大鳄如今,恐怕再没有什么比房子更令国人...
文/Terry图/顾闳中“刷夜”古记事:昼短夜长,秉烛而游文/Terry图/顾闳中在今人想来,古代没有电,到了晚上,黑灯瞎火的,最多不过是用油灯、蜡烛、灯笼照明,有什么乐趣呢?其实不然,古人的夜生活观念很前卫:“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