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66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白雪不融
  • 谷一
  • 欧阳小溪
  • 断翼孤蝉
  • 爱农
  • 孟冰
过去的生活家们 2023-11-09 08:48

文/于丹图/邵晓昱过去的生活家们文/于丹图/邵晓昱什么是精致典雅的生活?它不一定必须昂贵富裕,它是一种品质。这就是林语堂为什么说,芸娘是他见过的中国历史上最有趣的女子,就在于她的这点七窍玲珑心。生活家一定要用昂贵的器物,这个土豪标准不是从这个时代...

浏览全文 阅读(27907)

文/米春艳许琨黄集昊图/全景视拓新农人:换一种“买卖”,换一种人生文/米春艳许琨黄集昊图/全景视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的梦想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在那个以“进城务工”“城市户口”为荣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860)
回乡种地的大学生 2023-11-09 08:48

文/卢小伟图/全景视拓回乡种地的大学生文/卢小伟图/全景视拓清明过后,长沙迎来了几天晴天。在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黄稳正盼着这样的好天气,他的十几亩无花果正处在生长季,需要阳光。黄稳是一名“85后”青年,回村种地曾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但他给乡村带...

浏览全文 阅读(27949)

文/安平图/全景视拓出走的农民和归来的新农人文/安平图/全景视拓37岁的李云天已不记得自己家里的那几亩地了。“好像加起来也就四五亩吧,租出去,一亩一年也就300多块钱。”他有些含糊。他离家已10余年,两年前带着全家在南方安顿了下来。农村老家的房子...

浏览全文 阅读(27970)

新农人:到农村种地去当一部分农民逃离农村、远离耕地时,有一部分人却选择逃离城市,他们的目标是回归土地。这群人被称为“新农人”。传统意义上的农人是以种地为生的人,而“新农人”则指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于农业中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通过承包或其他方式获...

浏览全文 阅读(27981)
蒙古族祭火节 2023-11-09 08:48

文/丁贵亮蒙古族祭火节文/丁贵亮祭火,俗称“祭灶”,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习俗。由于蒙古族人特别崇拜火神,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和家族兴旺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因而,蒙古包和房屋里的炉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被视为火神而加以崇拜,每逢年节...

浏览全文 阅读(27956)
寒衣节习俗 2023-11-09 08:48

文/白来勤寒衣节习俗文/白来勤寒衣节自古有之。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据《礼记·月令》记载,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上行下效,遂相...

浏览全文 阅读(27974)
迟来的喜镯 2023-11-09 08:48

文/岑桑图/陈明贵迟来的喜镯文/岑桑图/陈明贵一奶奶肺里长了个良性肿瘤。医生建议,趁她身体各方面都好,赶紧开胸切除。但奶奶不同意,她说:“是良性的,就让它长着吧。”母亲打电话给我,要我回来劝奶奶做手术。那天,我一进门就被吓了一跳,家里的气氛有点古...

浏览全文 阅读(27916)
下乡北大荒 2023-11-09 08:48

文/邹静之图/沈骋宇下乡北大荒文/邹静之图/沈骋宇我有一只陶瓷茶杯,30多年了,一直没用过。上次搬家时从箱底将它翻出来,还是崭新的,杯子上印有“上山下乡光荣”6个红字,旁边有一朵红花,红花下有绿色的梯田。看着杯子,耳边响起了很热闹的锣鼓声,还有红...

浏览全文 阅读(27852)
铁匠铺 2023-11-09 08:48

文/李登建图/刘程民铁匠铺文/李登建图/刘程民铁匠铺就三个人,六十来岁的老头是掌钳的师傅,上锅腰,脸、额头上一层黑麻点儿—长年累月的火星儿灼的;他的儿子,少言寡语,是个只会“哼哧哼哧”抡大锤的铁塔汉子,人们都叫他“大憨”;女儿枣花,十六七岁,模样...

浏览全文 阅读(2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