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32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chaunzi
  • 混沌虚空
  • 李椿
  • 林沐风
  • 骆雪

王刚肖蕾摘要:“十七年电影”《马兰花开》讲述了城市女人马兰打破世俗偏见,在社会主义集体劳动中成长为推土机手的故事。不同于同时期同类电影,它颇为浪漫地表现了夫妻的爱欲和身体感觉。尽管这一身体欲望的表达只是与政治化身体的话语形成了“有限度”的张力,但...

浏览全文 阅读(31295)

廖久明摘要:罗曼·罗兰致敬隐渔评《阿Q正传》的信写作时间当为1926年1月22日。其主要内容一是评价《阿Q正传》,二是评价敬隐渔的翻译。敬译《阿Q正传》实际上同时凝聚着罗曼·罗兰和《欧洲》主编之一巴萨尔耶特的心血。此外,根据相关资料,还可以梳理出...

浏览全文 阅读(31327)

斯炎伟摘要:文学会议作为当代文坛的重要存在,其史料整理的工作则明显滞后。问题主要在于史料整理还不够完整与系统,以及整理的思路与范式也较为单一。当代文学会议的史料整理工作亟待换代升级。深入当代文学会议的历史长河之中,编撰富有个性的当代文学会议史,系...

浏览全文 阅读(31328)

蔡震摘要:郭沫若有大量的讲话、演讲、报告等文稿存世,且绝大多数散佚于《郭沫若全集》之外。这些文稿在刊发、署名或存在形态上可谓五花八门,特别是由记录稿整理而成的文稿,其文本的厘定成为大问题。一直以来对于这些文稿的发掘整理,只是简单视其为佚文,一些问...

浏览全文 阅读(31345)

赵静摘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一部描写家庭的小说,而高公馆本身却是城市的生活景观。普遍认为城市的现代性与家的守旧落后是二元对立的,可事实上,作为包容家的容器,巴金所写的城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现代都市,它有着极强的地方经验和独有的生存方式,对成都生活...

浏览全文 阅读(31370)

罗维斯摘要: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既是晚清民国初年的“华阳国志”,又是以蜀地为依托,在被压抑的“现代性”言说、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之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鲜活呈现。李劼人以地方经验书写中国的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如何由本土经验萌生出一种自发的现代意识,并通...

浏览全文 阅读(31352)

范云晶贺仲明主持人语:曾几何时,“地方”被看作是乡土经验的一种体现,而“先锋文学”则是纯精神的探索,“先锋无涉地方”。其实这还是比较直观也较为“初级”的“地方”概念。地方作为具体某一乡土经验的聚合,我们固然可能如实地概括、描述,但是作为一种对自我...

浏览全文 阅读(31440)

邱永旭摘要:李洱虽以对知识分子的书写闻名当代文坛,但是他还有一类小说是关注当今乡村生活的,这类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石榴树上结樱桃》通过冷静客观的细腻描写,揭示出农民在追逐经济利益和谋取权力的过程中,人格道德等方面出现扭曲是不可避免的,有力地展示了乡...

浏览全文 阅读(31412)

周保欣摘要:当代中国文学处在西方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现代传统“三统”会通的历史总体性中,李洱的创作,即是“三统”交汇的典型个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价值。李洱小说的会通,首要的体现,即在小说文体的杂糅与综合,此外,即是古今中外思想与美...

浏览全文 阅读(31378)

叶立文摘要:作为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小说,《应物兄》虽以儒学复兴的主线故事表现了世情伦理和时代变迁,但其中炫人耳目的离题书写,却用分解作品整体结构的方式,一再冲决了我们对于小说文体的认知边界。在以知识叙写为特征的离题中,李洱大多从主人公应物兄的...

浏览全文 阅读(3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