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文学类核心期刊。《当代文坛》主要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作家与作品批评与阐释、诗歌理论与批评海外文坛、海华文学之窗散文艺术谭、女性文学论博士论坛、文艺论著评介影视画外音、艺术广角等栏目。
文集访问量: 7327 次
音乐列表
张洁宇摘要: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鲁迅《故事新编》“油滑”的美学特色,不仅消解了历史人物的神圣光环,也挑战了读者对叙述的盲信,破除了对所谓真相的痴迷。小说通过主人公葛任的故事展开了对于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充分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式...
摘要:从1921年出版田汉翻译的《哈孟雷特》(《哈姆雷特》)至今,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史整整百年。几代读者、译者和学者对莎剧的阅读、翻译与研究,始终与岁月相生相伴,莎士比亚研究早已成为国内的一门显学。然而,毋庸讳言,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在某种程度...
摘要:王德威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虽仍以“文学史”命名,但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史对文学历史客观性的强调,凸显文学史的情节叙事过程。文学史不再以某一历史时间节点作为现代文学的起止点,而是从发生学的视角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看作是复杂的话语实践空间;它不...
谢尚发摘要:1982年因《二月杏》遭受大规模批评的贾平凹,被迫再一次进行文学创作的转型。为积累生活经验,198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商州考察,足迹遍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等地,边走边写,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文本与商州地理之...
王春林梁贝摘要:冯德英的《苦菜花》是一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思想艺术价值明显被低估了的长篇战争小说。这一遭遇虽然与作者艺术手法的欠缺不无关系,但更多的却是受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艺术评价标准影响的结果。时至今日,拨开重重的历史枷锁与...
吴晓东罗雅琳一?重新思考审美主义罗雅琳:吴老师,在您即将出版的著作《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商务印书馆,即出)中,第一章修改自您1999年发表的文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这也是您在2003年获得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丁帆摘要:毕飞宇的《平原》把城市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不同的生活情景交织融合显影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呈现出人性的复杂性,构成一幅那个时代完整的乡村“青春之歌”。这是中国农耕文明田园交响曲最后的乐章,是一幅旧时代文化梦遗的地图。它的历史厚重感和对未来的辐...
燕晓王奕朋2020年12月23日,由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70-80年代校园诗歌群落”学术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邀请了著名诗人梁平、尚仲敏、向以鲜和邓翔,以及来自四川大学、《新文...
叶端摘要:王小波的《唐人故事》和《青铜时代》均改写自《太平广记》。这不仅得益于他童年的阅读经验,也因为唐传奇中人物个性的舒展、蕴藉的豪侠精神与他相契合。他反复重写这些题材,将其故事和人物化为己用,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小说原本的主题。在《唐人故事》中...
杨希帅摘要:在长篇小说《修改过程》中,韩少功以“同时代人”的身份聚焦“77级”大学生,重返八十年代”。在主题内容上,小说对同代人与1980年代的回忆指向了两个层面,记忆的变形术和时间的辩证法。记忆的变形术不仅涉及事实层面,而且指向价值判断层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