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35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落红飘雪
  • 秋梓
  • 孟冰
  • 木木成舟
  • 藍光雨
  • 宋家园

孙国亮沈金秋摘要:《沉重的翅膀》是德译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肇始之作,俨然成为德国乃至西方了解中国的“教科书”并掀起“张洁热”。作为德译中国当代文学的典范,张洁作品的德语译介经历了初始期、高峰期、沉寂期、回暖期和退隐期五个阶段,列表量化其译介规模,并...

浏览全文 阅读(33627)

魏红珊周英子摘要:在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底层农村女性迎来了“自我形塑”的良机,她们背井离乡,涌进城市。然而地理空间的切换、边缘的生存困境、融入城市的艰难,给茫然无措的她们强烈的认同冲击。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将关注的目光聚焦这一群体,艺术呈现了...

浏览全文 阅读(33627)

支宇向宝云摘要: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为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界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从西南地域与四川角度出发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形成了以“边缘精神”为理论气质的“西部话语”流派。其成就与启示是:在学科...

浏览全文 阅读(33572)
在跋涉中前行 2023-11-09 08:48

王兆胜摘要:七十年四川散文取得巨大成就,值得好好研讨和总结。首先,要在开放包容中理解四川散文,处理好它与重庆市的关键。其次,四川散文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为祖国和人民而歌,进入1990年代进行文体创新,21世纪则进入全面...

浏览全文 阅读(33567)

贺仲明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间,四川长篇小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而它真正的辉煌则是在新世纪。这些成就与作家们对独特地域性的坚持和挖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它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小说的开放性和开拓性也许是四川作家们最需要深化和提高的。关键词:...

浏览全文 阅读(33617)

摘要:巴金晚年重要作品《随想录》,既是新时期文学的产物,又是它的催化剂,促动了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复苏。在以往研究中,对于《随想录》在新时期文学生成和发展中的历史贡献估计不足。本文通过还原《随想录》写作时的历史氛围,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将《随想录》与...

浏览全文 阅读(33596)

[日]坂井洋史摘要:普遍流传的“巴金意象”及其在文学史叙述上的定位和评价都有些简单化,没有充分反映其人其文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巴金与觉慧的人物形象有着很大的距離,具有觉慧欠缺的某种“阴郁”的一面,是一个极为内向的、内省型的作家。如果没有“阴郁的巴金...

浏览全文 阅读(33576)
在时代的激流中 2023-11-09 08:48

毛时安摘要:“把心交给读者”是巴金一生尤其是晚年写作的起点和最后归宿,是他创作生活最传神最真实最本质的写照。巴金用剩余的全部生命写的五卷本大书《随想录》,有着历史的沉重、“时代的苍凉”、情绪的悲怆,有着烈火般内在灼烧心灵的力量,全书的核心思想就是...

浏览全文 阅读(33535)
长篇小说去向何处? 2023-11-09 08:48

曾攀傅逸尘曾念长刘诗宇徐兆正主持人语: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长篇小说的年均产量多达近万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不仅是学界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整体判断,在大众审美中也形成了类似“可读性差”的印象与共识。诚然,长篇创作出版现状交织着众多复...

浏览全文 阅读(33533)
心灵在都市里的跋涉 2023-11-09 08:48

任瑜摘要:张欣小说具有鲜明的都市品格,她以都市叙事中鲜见的“纯粹化”态度来观照都市,将都市书写为非“他者”、非“客体”、非负面化的自然存在;以独特的故事“糅合”能力,将日常和传奇、现实关怀与心灵建构圆融地结合在作品中;以心灵成长为核心的人物塑造又...

浏览全文 阅读(3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