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35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李椿
  • 落红飘雪
  • 秋梓
  • 孟冰
  • 木木成舟

[美]宇文所安张治译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选刊六篇导语:王德威主编的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160多篇文章、编年体顺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历史时刻、人物事件与思想命题,由此衍伸和串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面貌。王德威提出《文学史》的...

浏览全文 阅读(33486)
命运叙事 2023-11-09 08:48

摘要:本文试图从命运叙事的角度,解读格非的两部小说《月落荒寺》《隐身衣》。命运叙事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固有传统之一;命运叙事不仅因为人皆有命而命运前定,也因此预先规定了叙事的走向。命运必将溶解于日常生活。在所有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中,只有一种可能性最终化...

浏览全文 阅读(33480)

褚云侠相宜李壮林培源朱明伟主持人语:近年来,城市气质和城市性格已作为重要的现实悄然替换着小说的叙事和审美。一方面,现代性以猝不及防的速度裹挟着过去宏大叙事所根植的乡土文明发生裂变;另一方面,城市力量的坚固与野蛮并置,城市空间以建筑物的高度、密度、...

浏览全文 阅读(33489)

卢顽梅摘要:《云中记》记录了一个村庄的消失,也呈现了一个自我省思的灵魂对世界的感受、对他者的启悟。汶川大地震,触发阿来以另一个视角来观察人间的苦难、痛苦和悲伤,由此而生的悲悯情怀也决定了《云中记》的叙事方式与叙述风格。小说在各种对话和驳难中,超越...

浏览全文 阅读(33480)
一个人的“安魂曲” 2023-11-09 08:48

王春林摘要:阿来十分强调莫扎特《安魂曲》对创作《云中记》的重大影响,这实际上彰显了他意欲通过这部与汶川地震紧密相关的长篇小说而实现的庄重悲悯的写作效果。因为活跃于《云中记》中的主人公,始终是那位孤身一人重新返回到汶川地震灾区云中村的阿巴,所以,我...

浏览全文 阅读(33229)
一部绝处逢生的杰作 2023-11-09 08:48

孟繁华摘要:阿来一向通过“亲生命性”表达文字的情感深度,其新作《云中记》通过抒写祭师阿巴对生命的尊崇、敬畏和记恋,表达蕴藏和激荡在阿来心底的“大事”和“要义”,以及在死亡的废墟上歌唱生命的伟力和无限可能。阿来也通过创作这部小说完成了“自我应激创伤...

浏览全文 阅读(33216)

王龙洋摘要:1940年代,北方农民文盲率极高,以文字为媒介的小说很难被农民读者直接阅读。赵树理以农民为写作对象,但农民却无法阅读他的小说,这导致小说作者拟想的读者和实际的读者并不一致。赵树理小说通过视听媒介的转化,深入影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农民以...

浏览全文 阅读(33293)

肖庆国摘要:林白小说从明显的男权意识到对女性主义的自我指认和疏远,造成作品前后意义场域强烈的断裂,文本呈现与自我指认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自我标签化到反标签化均源于1993年中期林白试图弥合其创作与批评家陈晓明所提出的阅读期待之间的裂隙。文学创作与批...

浏览全文 阅读(33243)

谭光辉摘要:对畅销书和流行小说的畅销原因,有四种消费端的理论分析。娱乐消费理论认为畅销书以娱乐消遣为主要手段,它适应了读者的娱乐消遣的需求。实用主义理论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实用功能的作品就能畅销。经典化理论认为作品的经典化会导致该作品畅销。营销...

浏览全文 阅读(33206)

高爽摘要:笔者近期在《小说》月刊上看到署名“艾芜”的短篇小说《旅伴》,經查对,该小说尚未收入《艾芜全集》及有关文集选集,然而《旅伴》在艾芜创作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艾芜在现代文学时期发表的最后一篇南行小说,其中传奇性因素的消失与新“外来者”的介入...

浏览全文 阅读(3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