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学术版,侧重于宏观的学术研究,其内容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评论和中西批评理论解读。欢迎有新见、有深度的文艺批评、影视评论和中西方批评理论解读的学术论文及书评。学术版稿件要求按照本刊学术论文格式,并附“摘要”和“关键词”,将“作者简介”附于文末。
文集访问量: 11885 次
音乐列表
摘要:法国19世纪诗人兰波(ArthurRimbaud)对中西方现代文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当前国内学界却研究颇少。本文将重译其作《元音》,并结合兰波的人生经历,勾勒出盗火者、炼金者、通灵者的三重形象,以分析诗人提出的诗歌理论和其对立撕裂的双...
摘要:20世纪后半叶以来,文学研究出现了空间转向,本文以纳博科夫的小说《眼睛》为例,从物理空间的挪移和幽灵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僭越两方面着手,探讨这部作品的空间叙事特点,追踪斯穆罗夫的身份。空间感的生成,不仅来自文本中线性时间的中断,更依赖读者心理空...
摘要:当代军旅作家党益民创作的历史小说《石羊里的西夏》,对叙述历史的第一人称“我”进行了独特的处理。运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学名词对小说进行分析,会看到“自我”意识下的叙事主线贯穿全书。小说通过梦境的穿越、梦境与幻觉环环相扣、追忆与预言...
摘要:元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早就存在,但作为一种正式的文学研究体裁则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的产生是作家们对当时传统文学(小说)创作思考和反叛的结果,因而必然带有创新性和实验性。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的小说《迷雾》是问世较早的一部元小...
摘要:《使女的故事》讲述了奥芙弗雷德等女性在基列共和国极端教会的掌控之下被迫成为“使女”的多舛命运。极端权力充斥着社区空间,渗透在基列共和国每个家庭空间的方方面面,还压迫着女性的精神空间。小说以一种极端的视角来假想20世纪末基列共和国的社会通过挤...
摘要:罗迪·多伊尔是爱尔兰杰出小说家,是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爱尔兰作家。《微笑》是其在2017年发表的一部新作,讲述了主人公维克托由于童年遭受性侵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记忆性创伤贯穿小说始终,不同程度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主人公的行为模式和命运归宿。本文以文...
摘要:《诗渊》是明初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专收诗词,是诗词辑佚渊薮。自孔凡礼始,《苏轼诗集》《全宋诗》苏轼卷、《〈全宋诗〉订补》等不断从《诗渊》辑得佚诗。然《诗渊》为稿本,颇难识别,故难免错漏。本文梳理辑自《诗渊》苏轼佚诗情况,另外辑得苏轼诗一...
摘要:《游沙湖》是宋代诗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贬居黄州时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是一篇随笔小品。文章前一部分主要是以文写人,后一部分则是以词记游,语言风趣,文词互融为一体,全篇自然流畅,情韵悠长,表现了苏轼思想乐观开朗的一面。深度解读这一首诗词,必须围绕...
摘要:《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对于女性的活动描写占据着很大的篇幅,可谓是《诗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解读《诗经》为基础,主要研究了《诗经》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从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婚庆风俗的陋习以及频...
摘要:对《诗经》的注疏古已有之,但受时代背景影响,学者对同一文本往往有不同见解。就《诗·大雅·行苇》而言,其主旨解读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差异。先秦两汉时期至唐普遍采用“忠厚说”,宋至清“忠厚说”与“祭祀说”并行,现当代学者通常认为该诗与祭祀相关,并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