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903 次
音乐列表
盛文燚韩翔摘要:张网络以其便捷性、时效性、共享性,使得网络小说发展迅速,文学得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穿越小说《如果我有霸总光环》为例,多方面解读当代网络文学的虚拟性和想象性特征。网络文学的虚拟性和想象性来源于现实世界,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关键词...
摘要:李煜的作品中常表现出避世隐逸的思想。纵观李煜生平经历,可见他一生各个时期表现出的避世思想有着不同的意图:早期其避世是为躲避猜忌与斗争,专心于艺术创作;为帝时他面对焦灼痛苦的局面,便以抽离逃避的方式寻求内心安宁;被俘后他则是通过抒写避世归去之...
摘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词句虽短,却奏出了一首沉重、凄凉的“亡国之音”。诗人将自然万物的永恒与人生世事变化无常进行了对比,委婉而深刻地道出了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悲怆。通读完全词,读者不难从中感受到诗人之“思”、之...
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说:《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表兄弟某某。a在1923年两人决裂以前,周作人是鲁迅最亲密的人之一,他的话自然很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然而,对周作人的说法稍加思索,即可发现其中的问题:鲁迅也许看到了“表兄弟”的...
摘要:乾嘉著名诗人、苏州人沈德潜一生致力于科举,但屡屡受挫,晚年被乾隆帝赏识,得“江南名老士”之赞誉。诗歌创作贯穿其一生,他主张“主盛唐,倡格调”和“温柔敦厚”诗论,不仅诗歌创作丰硕,而且在诗论方面亦有很高成就。研究其诗歌创作,对了解清代诗坛的风...
摘要:苏州传世家训把节俭视为个人修身和家庭美德的内在道德基础,认为俭为良德,并对节俭与吝啬进行了对比和剖析,认为俭非吝啬,教导家族子弟以俭守家,以俭养廉,并引导后人奉行节俭时,不仅要爱惜物力,杜绝奢靡,更要懂得量入为出、丰俭适度的道理。关键词:苏...
摘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儒释道三家总是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差异中求融通,在斗争中求共生,在交流中求互鉴。元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儒释道三家融通文化格局的进一步确立时期,元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为儒释道三家融通的深入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元代儒释道三教也常...
徐爽摘要:悲剧的本质是φοβοc(恐懼)。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φοβοc不仅是道德情感,还是审美情感,只有综合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才能重新认识φοβοc,理解它的政治学、社会学价值。集体层面的恐惧,是一种积极资源,唤醒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认同感,促...
摘要:经典文学作品的图像改编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现象,在连环画改编视域下解读著名作家陈忠实各个创作时期的文学作品,阐释他的小说及其改编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内涵,探索绘画在主题建构与艺术表达中的意义,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当代文学和连环画创作的阶...
摘要: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在生动展现农村传统文化的同时,更为我们刻画了诸多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本文着重通过对《白鹿原》主人公白嘉轩的形象分析,从白嘉轩的父子观、女性观,以及人生观入手,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