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901 次
音乐列表
摘要:明清两代,无论是文言还是白话小说,都塑造了大量的狐女形象,且其原型均为烟花女子。然而两类小说对狐女的褒贬却大相径庭,文言小说中的狐女大多聪慧美貌,多情善良,是难得的红粉知音,甚至能脱人于危难;白话小说中的狐女却多数邪淫恶毒,乃至祸国殃民。如...
摘要: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重要的诗论著作,而绮丽在其中是很有特点的一品。在文学史的进程上,绮丽类诗词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高水准的作品。《玉台新咏》和《花间集》就是这一类的典型,其中的不少作品可以对应绮丽的风格。绮丽之风在诗词中主要呈现在词...
摘要:唐寅的《落花诗》三十首是一曲曲生命的悲歌,他以落花写生命的陨落,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人生经历带来的痛彻心扉的悲哀。采用借景抒情、因事缘情、咏史言情和哀景哀情的抒情方式,能与读者共鸣,诠释了一个不甘心沉沦,不愿意接受命运摆布的生命的倾诉。关键词:...
摘要:《红楼梦》中的十二优伶从小学戏,她们在舞台上演绎的戏剧人物或多或少影响了她们的人生。芳官就是其中之一,她扮演的戏剧人物的率真影响了她现实中的生活,在怡红院反抗赵姨娘的精彩描写就表达了芳官的率真性格和反抗精神,也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关键...
摘要:《红楼梦》小说中描写的秦可卿是一位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作者在小说第五回让她引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阅金陵十二册正副册而传达小说主要人物的命运,到秦可卿临终托梦王熙凤预言贾府的衰败下场,表现了秦可卿的风情和忧虑。关键词:秦可卿风情与忧虑《红楼梦...
摘要:微文学广告借助微信朋友圈这一民众生活平台,借助刷微信这一民众常态性生活方式,高频推出,形成了“典型情節-抢眼图片-代表章节”为主干的有机配套模式。它将受众对象定位于低收入浅思维型的打工群体,以白日梦的想象构建出极大占有金钱、权势与美色的理想...
摘要:网络诗歌已成为当代文学的新形态,也为文学教育乃至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提出新命题。这一诗歌形态因为互联网与自媒体技术的融入带来全新的文学效应。一方面丰富了诗歌表现的艺术手段,拓展出新的想象空间、抒情方式;另一方面又在数字信息新技术的催生下以图像...
摘要:鲁迅以自叙传性质的切身体验叙写儿时教育情状,由此延伸出传统而时新的教育命题。教师该如何施教?应具备怎样的品与学?施教效果该如何检验?这一系列教育命题都得以文学直感的方式做出或逆向或正向的回答,进而引发社会对于读书、教书、写书等时代问题的深切...
摘要: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撰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著名的口语体长篇小说。该小说自引进我国以来,以1983年施咸荣先生的译本和2007年孙仲旭先生的译本最受欢迎。这两个译本特色分明,在国内影响广泛,但在具体采用何种翻译策略上则各有侧重...
摘要:孝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血缘基础,对孝道的书写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然而在书写父母之爱的时候是论心还是论迹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论心与论迹体现出了作为书写者的儿女是被动地享受父母之爱还是主动地去爱父母。《背影》一文通过写“父亲”的背影和“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