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9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新雷第一声
  • 岚若西谷
  • 牧雪吹箫
  • 混沌虚空
  • 周健

摘要:词的主体特征是抒情,柳、苏的一大贡献在于对词的拓展,其中又包括叙事,于是抒情性与叙事性的结合构成了词的新貌,而电影亦为讲故事的过程中贯穿情感,电影的视听冲击还在文字之余提供全新体验,通过选取柳永《雨霖铃》和苏轼的两篇《江城子》作为典型词作,...

浏览全文 阅读(29682)

摘要:《苏珊夫人》作为奥斯丁的首部创作作品,对解读其其他作品有着借鉴意义。尽管这部作品很少引起学界注意,但其艺术价值、伦理塑造功能、审美意义都值得重视。本文从文学伦理批评视角,对《苏珊夫人》进行人物构建分析及社会映射解读,并探讨该作品所反映的作者...

浏览全文 阅读(29676)

摘要:约翰·高尔斯华绥作为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日本榅桲》中,以其锋利的笔触描述了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富足然而精神生活极其空虚的异化状态。本文经过剖析《日本榅桲》中所表现的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展现...

浏览全文 阅读(29663)

摘要:《山崖上的情感》是梶井基次郎在汤岛疗养时期的短篇代表作之一,梶井将对窥视崖下的窗户拥有强烈兴趣的两位青年的对话和心境变化作为故事主线,窥视者透过“窗户”看见的不仅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隐藏在窗内的是对生死的无力感与对人生的虚无感。本文尝试着以...

浏览全文 阅读(29720)

摘要:白先勇小说《谪仙怨》通过多重反讽叙事,取得了别具魅力的艺术效果。从情节、话语、主题三个层次观察其叙事特征,不难发现其中的反讽意涵,其反讽叙事策略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白先勇《谪仙怨》反讽《谪仙怨》是白先勇颇负盛名的短...

浏览全文 阅读(29710)

摘要:阿城的小说《棋王》作为“寻根文学”的先声,一方面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另一方面却又隐藏着一种“文化失落”的轨迹。从小说人物倪斌的形象切入,这种轨迹表现为“高雅文化”与“生存文化”在斗争中迈入命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雅文化”对自身特...

浏览全文 阅读(29703)

摘要:个体精神自由是五四时期“别立新宗”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贯穿整个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从描写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最能体现个体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感入手,深切地呼唤婚姻中爱情和心灵的自由。与其说它是对爱情的呼唤...

浏览全文 阅读(29692)

摘要: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动人之处不在于美好的结局,而在于爱情里的不安与错爱的屈就。我们通过一些举例来对爱情或者不被爱的爱情的折磨作以观察,以此对张爱玲女士笔下的惶惑和劫后余生的幸运般的爱意有更深刻的理解。关键词:张爱玲爱情故事观察“世钧,我们回不去...

浏览全文 阅读(29754)

摘要:“感时忧国情结”是认知《围城》的有效路径,《围城》中的“感时忧国情结”具有多维的深度性。本文从纵向透视《围城》自身的感时忧国情结,以及横向比较《围城》与同时期其他作品中的感时忧国情结两个方面分析。它是被小说中的笑谑所掩盖的,并且和同时代的其...

浏览全文 阅读(29805)
身份·绝望·复仇 2023-11-09 08:48

摘要:作为觉醒的知识分子魏连殳,在现实中自身的身份遭到认同危机和模糊化的同时,精神、心理、身体也从渺茫的希望中走向了惨痛绝望,进而向着自身和社会展开了双重的复仇。魏连殳的孤独和悲剧并不是个人的,而是“五四”知识分子群体性的写照,更是鲁迅的自我隐喻...

浏览全文 阅读(2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