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861 次
音乐列表
吴延生摘要:余艳以过人的胆识撩开“后院生活”的面纱,以特殊的视野透视“后院”及其“官夫人”的生活,以抄近道的方式接近官场“前厅”的“官场生活”,进而挖掘这一题材的社会价值,这便有了《后院夫人》三部曲的问世。本文通过“余艳眼中的‘后院夫人、作家笔下...
冯现冬摘要:这首《醉花阴》,一向被推为李清照以写愁见长的前期词的代表作,情感表达的含蓄宛折、细腻深沉的阴柔美是此词的风格特色。“人比黄花瘦”堪称全词的点睛之笔,贯穿全篇的愁思,到这里用一个“瘦”字使它得到了最集中、最强烈、最生动、最形象的表现,万...
冯现冬摘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看似写常见的离愁别苦,但细细体会,词人情感沉郁顿挫、欲说还休;表现手法婉转回环,曲折幽深而情味弥足。原来,其中藏着难以言说的隐痛——赵明诚已纳妾的事实,这对一向自视甚高的女词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在当时的男权社...
林舒月摘要: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注重对文学个体原始性的发掘、注重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之间,以及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之间的交融与呼应,是一部颇具个性、富于立体感的文学史类著作。关键词:《文学回忆录》交融立体“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就是我的文学的回忆。”这...
孙雪摘要:木心散文中的悲观主义色彩突出,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悲观,对现代文艺创作的悲观,对人类文明现状的悲观,对生命的悲观等方面。他始终站在怀疑的、悲观的角度对这个世界进行批判,他又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键词:木心散文悲观主义木心生于乌镇富庶之...
王小桐摘要:木心的作品通过一种形式特别的短句体现了其独特的思辨精神。以其散文集《素履之往》为例,从古今形式的融合、中西文化的融合、诗意和哲理的融合,以及生活经验与理性哲思的融合四个方面讨论了木心的思辨精神。他完美地诠释了思辨精神是一种不朽的精神关...
杨惠敏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杰、邰静农、柔石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以典妻现象为题材的小说;20世纪60年代,台湾作家王祯和创作的《嫁妆一牛车》也涉及了典妻现象。本文就创作背景、典妻的原因、卑微人物的屈从与隐忍、他人的道德评判,以及作者的人道主义关...
訾西乐摘要:萧红和林海音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作家,虽然二人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就《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两部作品来说,皆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印象,并以儿童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具有自传色彩。文章试图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解读,更...
毕道慧摘要:张爱玲和林海音的女性小说,多以女性世界为主要表现内容,关注“家”中的女性,透视女性的心理与生存价值;而在具体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上,二者又有着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本文以张爱玲《金锁记》和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为观照对象,通过对两...
王佳欢摘要:当今社会,事业“女强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女性形象,凸显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之气。正因如此,“女强人”在社会分层中也面临尴尬的性别定位,她们既非男性,又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成为无法单纯用性别衡量的女性类别。而除此之外,她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