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857 次
音乐列表
程朝晖摘要:苏轼的中秋词在宋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和《念奴娇》(凭高眺远)这三首中秋词创作于苏轼三个不同的人生时期,主题各不相同,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从内容思想上,都极大地丰富了宋代中秋词的...
王环兹摘要:张祜是晚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有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十卷行世,著作颇丰,虽一心想迈入仕途报效国家,却无奈以处士自终其身。寄情于山水之中,他的纪游诗几乎贯穿其一生。本文将从他的纪游诗进行分析,来揭示其用世之心。关键词:张祜纪游诗用世之...
杨政摘要:张大千一生几易画风,从青年时期的“清新俊逸”,到中年时的“瑰丽雄奇”和“苍深渊穆”,再到老年时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本文以张大千画风的变化为线,展现张大千画风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发生和发展,试图说明在他的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
王康李淑兰摘要:等级错位作为产生倒置效果的一种主要机制得到了明末清初许多作家的青睐。李渔对“等级错位”主题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变形、角色转换和双重性格三种方式。李渔不是把变形作为主题,而是作为一个策略来创造一种疏离效果;通过角色转换来制造一种陌生化效...
姜琪瑶摘要: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成了翻译难点。本文以鲁迅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为例,比较了两个鲁迅作品英译本,并尝试总结适合文学作品民俗文化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负载词翻译浙江现代作家支撑...
田希波摘要:本文以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为例,从意识形态、经济和影响力三个赞助方面探讨了该杂志的翻译赞助人及翻译赞助行为,认为《科学》的成功创办与上述三个方面的翻译赞助密不可分。关键词:中国科学社《科学》翻译赞助人一、《科学》简介《科学》是民国...
张琦摘要: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获奖作品《如果大雪封门》是徐则臣近几年的新作,被组委会评为冷峻而又温暖的作品,本文主要从小说中“鸽子”和“大雪”两个意象入手,探讨和发现这两个神秘意象轻与重的转换以及该意象背后所蕴含的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作者在小说中的...
盖坤摘要:茅盾1958年发表《夜读偶记》一文,高度肯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流地位和合理性,并对现代主义和现代派展开直接的否定和批判。结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抛开特殊政治高压时期“阶级论”色彩的局限,80年代以来形...
陈丹玲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重新浮出文学史以来,对其小说的研究重点便长期放在了视觉描写上,而听觉描写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实际上,听觉描写在张爱玲小说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小说叙事的角度出发,探讨听觉描写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描写...
何敏摘要:严歌苓是中国大陆与海外华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展现了各种自然生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温情关系是较为普遍且颇具特点的。这种温情存在于文本中的人物之间,存在于阐释者的述说之中,更存在于作家的内在情感之中。在严歌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