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5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沂河渔翁
  • 谢汝茉
  • 王笑
  • 蓝欧
  • pchenf
  • 林沐风

摘要:《第七天》中,余华以小人物杨飞的鬼魂游走在虚幻世界的七日见闻拆解现实谜团,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取材于现实新闻的荒诞故事。这些荒诞是中国社会可笑可悲却司空见惯的种种现实,是人们为欲望为保有生存之地的思想扭曲,也是余华借以呼唤至纯至美的警...

浏览全文 阅读(35302)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事空前加剧,严峻的生存危机使现代作家对此多有反应。然而地处重庆,曾写出《火》这样正面抗战文学的巴金却一改以往风格,将视野聚焦于小人物的命运走向。《寒夜》中隐性战争的设定不仅使作品的主题呈现多元化,也为现代文学领域提供了...

浏览全文 阅读(35278)
无爱的未来 2023-11-09 08:48

摘要:学界对于T·S·艾略特之《荒原》普遍存在的理解是偏重于文化及宗教性意味的。这样的理解不仅仅最早流行于国外,且成为中国学界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研究范式。然而,如果联系艾略特的私人信函及传记,“荒原”一词则被赋予了更深刻和更隐秘的含义。而从这个角度...

浏览全文 阅读(35304)
大地文学之旅 2023-11-09 08:48

摘要:新世纪以来,江子的散文创作一路高歌,佳作不断。其作品主要被分为五个系列:青春系列、暗疾系列、乡村系列、红色系列、青花瓷系列。江子最近新出的散文集《去林芝看桃花》可以看作是这几个系列的“集合”,然而又大于“集合”,这是江子的一个突破。同时,也...

浏览全文 阅读(35724)

摘要: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中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书中的村庄是他“一个人的村庄”,是他儿时的乐园。村庄是刘亮程寄托乡愁的载体,当村庄不在,乡愁不仅是从物理层面上坍塌更是从精神层面上的不知所措,面对今夕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刘亮程的乡...

浏览全文 阅读(35752)
燃烧生命 悲而不戚 2023-11-09 08:48

摘要:《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是文学革命运动中“诗体大解放”的代表作品。该诗是现实的投影并充斥着时代的声音,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剖白,反映着青年时期闻一多先生的真实情感。诗中用“烧蜡成灰”来照亮世界的红烛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更是...

浏览全文 阅读(35690)
美与悲的生命之歌 2023-11-09 08:48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沈从文以温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美好的风土人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但“美到極致便是悲”,《边城》在展现乡村牧歌式生活的诗情画意时,字里行间也透露着美丽的感伤。美与悲的交织融合,使得《边城》的悲美意蕴升华,...

浏览全文 阅读(35682)

摘要:细节被称作“构成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最小细胞”,而鲁迅名作《孔乙己》的生动之处,正是在于那些富有特征的典型的细节描写。本文通过对“摸”与“排”两个细微动作的分析,来探讨“孔乙己”悲剧的深刻内涵。关键词:动作细节悲剧孔乙己细节被称作“构成文学...

浏览全文 阅读(35693)

摘要: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时间在“更定”后的夜里,事隔十多年后通过回忆记下这件事,画面不是漆黑一片,而是有悖常理的“上下一白”。这并非记忆的遗忘或断层,而是体现了他独特的美学追求:在天地混沌一片的白色中实现心灵的逃避,达到忘我,与自然融合为一;同...

浏览全文 阅读(35711)
说“下” 2023-11-09 08:48

摘要:在诗词中,“下”字由于形象性比较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本身带有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使其常常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具体展示“下”字在诗词中的活法妙用。关键词:下力量速度“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浏览全文 阅读(3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