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868 次
音乐列表
摘要:20世纪初,田汉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致创作了六十多部话剧作品,话剧剧本中体现出的艺术思潮之流变,以1930年为界线,大致分为新浪漫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前后两个时期。田汉前期剧本拥有诗化、写意的特征与小资产...
摘要:先秦时期,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意象。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香草美人”意象不仅使用率颇高,还得到了文人的改良和创新。清代,《红楼梦》的问世,将“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推向了巅峰。本文梳理了“香草美人”意象嬗变的过程,探寻了《红楼梦》与楚文化之...
刘宁子沈佳芸黄石明摘要:“琼花”一词历史悠久,作为植物的一种实际出现于北宋。受种种因素影响,冰清玉洁、高贵无瑕的琼花意象鲜见于大运河扬州段诗词,然而特殊的历史背景、游子的曲折情思却赋予了琼花别样的沧桑和丰富的寄寓。诗人之情因琼花而起,诗人之叹借琼...
岳笑囡陈婷婷摘要:将20世纪20年代的中日文坛相互映照,发现主张“自叙传”式文学表达的郁达夫发表了名为《茑萝行》的短篇小说,日本私小说代表作家嘉村矶多发表了《业苦》系列短篇。虽处于不同的国家和语境,但郁达夫和嘉村的这些小说均有“抛妻弃子”情节和自...
摘要:“晋军崛起”代表了山西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三次高峰,不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作家,还是特定年代来到山西的外来作家,他们都对山西这片土地充满了浓厚的感情,尤其是对山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因此,梳理“晋军”小说中的乡土文化书写可呈现出作家们强烈的地...
摘要:廖仲恺、廖承志和李少石在民主革命的征途上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们笑看敌人屠刀,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并以诗言志,抒写他们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对祖国对妻儿的无限热爱,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关键词:廖仲恺廖承志李少石诀别诗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
《两地书》于2020年4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演艺界人士与普通大众集体向武汉抗“疫”致敬的书,表达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强烈心声。该书共收入演艺界人士写给武汉抗“疫”一线工作者的二十封书信,每封信前面设置了“新闻背景”这个版...
一看到傅小平这个名字,马上就能联想到他所供职的《文学报》,作为一位常年活跃在国内文学现场的青年记者,他通过参与、观察、提问、记录和思考,不断地为我们传回发生在当代中国文坛的深度主题报道。可以说,傅小平是近些年来无数重大文学新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
摘要: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主张运用一定的历史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洞察作品所隐含的社会现实内容,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考察作家创作背景,关注文学的教育作用。《孤独者》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命运结局,蕴含着鲁迅对“五四”启蒙者的审视,同时作品主人...
摘要:较于《呐喊》中的小说,《彷徨》中“我”大量参与在小说中,出现了《在酒楼上》《孤独者》这样俨然鲁迅在自我对话的篇目,可见“第二次绝望”后,鲁迅更多地转向自身的绝望,进而到达《野草》。那么,从第一次绝望过渡到第二次绝望,小说中的“我”经历了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