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玥作者:潘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编辑,610072。魏庆之(1196——1273年)的《诗人玉屑》共二十卷,全书按照诗歌技法进行分类,采用诗格的形式,通过直录、节录、合录、分录、倒录等五种方式编纂而成。关于此书的评价,魏氏友人黄...
刘文刚作者:刘文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610064。一杨慎(1488——1559),字用修,新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少师廷和子。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即位,起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
许世荣作者:许世荣,原成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原《杜甫研究学刊》副主编、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610072。白敦仁,字梅盫,一字梅崦,祖籍河北通州,自四世祖白汝衡宦游成都,遂定居此地。五世祖白镕,字小山,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工部尚书,居官刚正自持。...
代慧婷作者:代慧婷,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341000。2012年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诞生1300周年。正当此时,吴中胜先生的《杜甫批评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面世了,这是一件...
孙微作者:孙微,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071002。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历来是学界研究重镇,其研究文献、资料以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为过。在杜甫研究方面若能独辟蹊径、新人耳目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梁桂芳这部《杜甫与宋代文化》(重庆...
沈文凡作者:沈文凡,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30012。以杜甫诗句中某字为韵脚进行创作,这也是日本汉诗创作的一个有趣现象,它借用的是杜诗字句,更是对杜诗形式和内容的认同。日本江户以来诗人借用杜诗句中某些句字并以之为韵进行创作,各种诗体都...
曾祥波作者:曾祥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00089。杜甫二子,大儿杜宗文,小儿杜宗武。历来认为,宗文小字熊儿,宗武小字骥子。这一说法出于后人对两首杜诗的误读。至德二载,杜甫被困叛军占据的长安城中,作《忆幼子》说:“骥子春犹隔。”又作《...
李爽作者:李爽,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100073。《钱注杜诗》是清代杜诗笺注的开山之作,对有清一代治杜注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钱注杜诗》版本作宏观巡览的基础上,专力考察未获学界普遍关注之“钱牧斋杜注写本”,概述其基本情况,初步揭示其版本价...
王欣悦作者:王欣悦,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33。在传世的宋代杜诗注本中,有一系列打着“千家注”旗号的注本,前人或是将其全都算作一种,不加区别的一起讨论,如《拜经楼藏书题跋记》、《楹书隅录》以及《古文旧书考》等;或是全部...
陈韫潇作者:陈韫潇,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050000。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对文学发展和公众精神生活都有巨大影响。文学公共空间作为公众获取文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对杜甫的介绍和定位影响着公众对他的理解和接受。如果文学公共空间对杜...